今天是:
您现在的位置首页 > 铁路职工

远动专家的情怀——记洛阳供电段动态检测所副主任阮耀敏

2016-11-14 19:14:38来源:用户投稿作者:张来法

初始阮耀敏,五十多岁年纪,体态微胖,憨厚敦实,中共党员,1986年入路以来,三十年工作经历,他凭借着对工作兢兢业业、孜孜以求的工作状态,一直在调度和远动专业方面不离不弃,可谓是局管内少有的“专家级”人物。先后荣获2002年度铁道部火车头奖章、 2001年度局劳动模范、2003年度原分局十大杰出青年等30多项荣誉。

早在1986年,阮耀敏还是一个从郑州机械学校毕业的莘莘学子,分配到供电段后,因为远动作为小微工种,学校并未有这项专业,而从这一年底洛阳供电段引进日本东芝公司的远动设备投入运行开始,他便从跨专业上开始了有益探索。

说起远动,至今还有很多人不甚了解这个专业,而要形象的把它治疗神经的诊疗师,或许就会明白许多。它就像是分布在全段管内的神经系统,只要设备有问题,通过远动机房就能实现远程诊断和操控,这就是它的神奇之处。

学习是进步的阶梯。为了突破自己,挑战自我,他不仅自学了远动方面的知识,还将接触网和变电方面知识进行了有效融合。硬是靠着坚忍不拔的毅力,坚持啃下了远动专业这块硬骨头。多少个不眠之夜,多少个孜孜不倦的钻研和摸索,他不是在查技术资料,就是在设备上试验测试。这些忘不掉的年轻岁月点滴就像是一场精彩的电影,时刻萦绕在他的脑海里。

通过刻苦学习和钻研,他很快掌握了远动系统的工作原理、远动设备检修维护、故障处理等理论知识,并自己创新积累了很多“土”办法,比如“远动作业十不准”、“远动设备巡视十不准”、“紧急出动五要领”、“作业施工八字工作法”等等,这些都是通过的实践和理论之间的相互交织,最终才成为他成才过程中的制胜法宝。

阮耀敏作为第一批进驻远动系统的元老级技术人员,他在技术员的位置上渡过了激情燃烧的岁月,整整5年时间,历史长河里只是沧海一粟,但每天夜以继日的付出却是常人难以想象的辛苦。由于是新型专业,很多知识点都需要从零起步,他凭靠着调度所掌握的知识储备,边学习边实践,尽快使自己在远动专业成熟起来,短短的三个月时间,他走遍了管内1000多公里的沿线各站区,尤其是在陇海线的远动设备调试阶段,几乎是一个月时间才能回家一次,每天与设备朝夕相处,不断在和电调进行沟通联系,甚至一天只吃一顿饭的情况是常有的事。

宝剑锋从磨砺出、梅花形自苦寒来。匆匆30年间,远动系统早已今非昔比,日新月异,在国家富强的背后,同样也经历了进口设备、国产设备、国产升级新设备三个阶段。随着时代的进步和科技的日益提升,阮耀敏也真实见证了远动系统的发展历程,而他的身影依然活跃在一线远动设备机房,无论是酷暑难耐的夏日,还是严寒刺骨的隆冬,暴风袭来也好,风雨交加也罢,一年356个日出日落,他始终默默无闻的奋战在一线远动战线。有人给他简单计算了一下,他这么多年走烂的绝缘鞋30多双,步行的历程达到20多万公里,绝缘手套和工作服不计其数,而这样的奉献精神他从来没有炫耀过,也不曾对任何人提及。

其实,像这样的施工在往年他经历过很多,也不胜枚举,可以说一年四季中,他经常是晚间加班加点,没有节假日概念,每年单位组织外出疗养机会,他总是婉言谢绝,几乎很少去过。这就是他,一个真正在精神上屹立不倒的专家。

2010年2月份郑西高铁开通运行,新投入的分布式网络化远动系统进行了升级换代时期。而阮耀敏放弃家人过年团聚的机会,全身心投入施工过程,1个月时间全身心扑在在远动设备的联调联试上。随着高铁时代的来临,虽然他从最初的土专家已经成功转型,但他却依然保持着爱钻研、爱啃骨头的坚强品格。如今,他已经成为全段乃至全局技术全面、为人低调、踏实肯干的代表人物。

今年7月份,正值酷暑时节,我段接到铁路总公司郑西高铁改造远动隔离开关的紧急任务,作为副主任,他连续一个月几乎没有休息,整天夜间跟班作业,并负责高铁夜间的正常秩序运转。为了确保质量过关以及施工进度,他早上仅仅休息4个小时,下午则在办公室开具夜间工作票,连读数日的战斗和熬夜,导致他的身体几度出现不适应,要么感冒,要么上火,他心急如焚,深知这项工程施工任务牵涉到高铁改造的成败。然而,这仅仅是开始,此项工程要进行到今年的9月份才能完成,这是需要极大的担当意识和耐心才能胜任,而他一路咬牙坚持到现在。

时光荏苒,岁月易老。如今的远动系统已经成为了全段安全设备运营的“保护神”,在高铁时代引领潮流的今天,他作为远动系统的亲历者,依然坚持在远动专业上抒发着自己的豪迈情怀。他深信,在未来不远的日子里,远动专业一定能够在供电专业创新发展之路上写下浓墨重彩的一笔。

免责声明:本网站所刊载信息,不代表本站观点。所转载内容之原创性、真实性、完整性、及时性本站不作任何保证或承诺,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自行核实。

网友评论仅供其表达个人看法,并不表明本站立场。

铁路资讯

铁路风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