差额进口税是简称“差额税”,又称“差价进口额”或“差价税”。指当某种商品在国内外都进行生产,国内产品的国内价格高于进口产品的进口价格时,为了保护本国生产和国内市场,按国内价格与进口价格间的差价征收的税。例如西欧共同市场对主要谷物的进口就征收差额进口税,并且无论是对西欧共同市场的成员国还是非成员国,都征收此税,但其目的不同,前者是为了统一成员国6国之间的谷物价格,使该国谷物价格不受其他成员国谷物价格的影响而征收的;而后者是为了排挤非成员国的谷物大量拥进共同市场,抵消非成员国在谷物市场上的竞争优势而征收的。其主要对象是美国。共同体的共同农业政策规定差价税额应是门槛价格与调整的到岸价格之差额。差额进口税是随时间调整的;糖和谷物的税额每天调整;奶制品、牛肉、生牛、小牛肉和大米每周调整;橄榄油每月调整、猪肉、家禽和蛋类每三个月调整一次。该税在税则中无固定税率,税额是根据进口商品每(计量)单位的价格差额而计算的。在共同体税则中,有些农畜产品同时使用从价税,即使用农畜产品为原料的加工产品,除对工业部分征收从价税外,还要征收其原料部分的差价税。因此欧洲共同体对其农畜产品的保护是相当严厉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