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天是:
您现在的位置首页 > 铁路文艺

回溯流淌的记忆

2016-06-02 08:25:12来源:用户投稿作者:即前门

正逢假期,我们一家相聚在北京。应正在高校学习铁路运输专业的儿子要求,我们决定到中国铁道博物馆正阳门馆参观。

多年前,我就听说过,中国铁道博物馆有三个馆:正阳门馆、东郊馆和詹天佑纪念馆。由于此次我们在北京停留的时间有限,只能就近参观正阳门馆。在入馆处,我阅读了简介资料。原来早年的正阳门东车站,也叫北京站,俗称前门站。1901年,英国侵略军强行将津卢铁路从马家堡延展至正阳门 (即前门),开始修建 “京奉铁路正阳门东车站”,1906年竣工并开通使用。1959年9月15日,新建的北京站开通运营,正阳门东车站退役。

博物馆内分为 “蹒跚起步” “步履维艰” “奋发图强”“长足进步”和 “科学发展”五大部分,向人们展示了自清朝末年至今,我国140年来的铁路发展史。一楼入口处,一台老式小型蒸汽机车停放在正门处。因为机车两侧各画有一条龙,遂命名为 “龙号”,这是中国人自己制造的第一台蒸汽机车。

踱步而入,一台老式车票印刷机使我又想起那个使用老式硬板票的年代。记得15岁那年,我第一次在武昌站坐火车去荆门看望父亲,那时的票就是老式硬板票,大小如同胸牌,硬纸质材料制作,上面印有日期、面值、车次等内容。

进门左拐,一尊中国铁路的开创者詹天佑的雕像矗立在我的面前,我凝视着,不由自主地回想起书中描写他修建铁路的事迹和他对中国铁路所做的贡献。在雕像四周的墙壁上挂满了一幅幅见证铁路发展的老照片,看上去是那么的陈旧,陈旧中又透出世事的沧桑。一个个橱窗里,陈列着一件件记录岁月的物件,看着这些钢轨、枕木、洋镐、信号灯、奖章、路徽……每一件东西都是一个故事。

我看到一把用得秃得不能再秃、断了镐把的镐头,一瞬间让我想起了已去世的老父亲。我的父亲当了一辈子的养路工,直到他退休后,他最爱穿的还是一身铁路制服。如今看到这些物件,我的内心徒增了一些伤感,眼里不觉地泛起了泪花。

参观中国铁道博物馆正阳馆后,我亲身感受到了我国铁路的发展史。从蒸汽机车到内燃机车,又到电力机车;从慢车、快车、特快列车到动车,一直到现在的高铁,我都是见证者。

这次参观让儿子大开眼界,他作为一名学铁路运输的高校生,不仅了解了有关铁路的历史,而且还看到了中国自行生产的第一台机车。从 “东方红”到 “和谐号”,铁路的发展经过了漫长的岁月。

我有近30年的路龄,作为一名老铁路的后代,我从最初的养路工到今天的编组站基层货运管理人员,一步步走来感触良多。对于铁路这个庞大的联动体,我深知自己只懂得一点点皮毛,我的短板还很多。这次参观铁路博物馆后我仿佛找到了答案,那就是在 “安全优质、兴路强国”新时期铁路精神的指引下,时刻牢记自己的责任与使命,为铁路美好明天作贡献。 徐志强

免责声明:本网站所刊载信息,不代表本站观点。所转载内容之原创性、真实性、完整性、及时性本站不作任何保证或承诺,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自行核实。

网友评论仅供其表达个人看法,并不表明本站立场。

铁路资讯

铁路风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