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天是:
您现在的位置首页 > 铁路文艺

见证新中国铁路第一座丰碑

2015-12-17 08:29:26来源:用户投稿作者:吸取

陈慈林

图一为成渝线最长的联拱桥

图二为《成渝铁路工程总结》封面

图三为滕代远在扉页的题字

图四为重庆站主体透视图

日前,杭州资深铁路迷王轶伦先生又给我带来了新惊喜,他给我看了一本非常珍贵的书——《成渝铁路工程总结》 (以下简称《工程总结》)。王轶伦说,此书是他10多年前在北京大钟寺收藏品市场偶然淘得的,珍藏至今,从未示人。

成渝铁路是新中国成立后修建的第一条铁路干线,堪称新中国铁路第一座丰碑,这本 《工程总结》不但全面记录了其修建过程,而且尤为珍贵的是,这本 《工程总结》上有新中国第一任铁道部部长滕代远的亲笔签名。因此,该书在文物、史料和技术档案三个方面都有较高的价值。

文物价值体现在该书的稀缺性和特殊性。该书布面精装,为成渝铁路工程总结编辑委员会1953年12月出版,总印数仅1000册,因系 “对内文件”,故每本都有编号。该书扉页右上角印着本书编号为00009,紧挨着编号,是时任铁道部部长滕代远用醮水钢笔横书的刚劲有力的15个字,落款是繁体的 “代远”和 “1953年12月”字样。也许是他拿到此书时心情激动,在写到1953年的 “3”时,力透纸背,使 “3”笔画加粗,看起来有点儿像5或者8。滕代远意犹未尽,又在后面一页用毛笔以飘逸的字体竖写下 “滕代远一九五三年十二月”字样。

该书极具史料价值。书中刊印了毛泽东同志为成渝铁路通车写的题词 “庆贺成渝铁路通车,继续努力修筑天成路”,预示着新中国铁路建设才刚刚拉开大幕。

滕代远撰写的绪言全面回顾了成渝铁路建设,详细记录了10多万军民团结奋战的过程,还透露了修建过程中的许多细节,蕴含着极其丰富的历史信息。成渝铁路1950年6月15日开工,1952年7月1日全线通车,中间因故停工2个月,实际修建时间不到2年。这也正是中国人民志愿军在朝鲜浴血奋战并取得重大胜利的时期,难怪当身兼铁道兵团司令员和政委的滕代远拿到这本 《工程总结》时,难以抑制激动的心情,在扉页上写下了那15个字。

绪言还记录了参加筑路的军民充分发挥聪明才智、施工技术水平不断提高的事迹,如工程师蓝田建议乱石滩改线,使原设计线路缩短了25公里;颜绍贵改进单人冲钎法,较双人打炮眼法提高工效10倍等细节。正是因为有了10多万筑路军民的艰苦奋斗,这条逶迤在 “难于上青天”蜀道上、全长505公里的钢铁大动脉,方能在如此短的时间内通车,可谓奇迹。

滕代远在总结了五点成功经验后,并不避讳失误,在六点应该接受 (吸取)的教训里,他突出强调 “由于安全教育与纪律教育不够”,导致在筑路过程中有人员伤亡的情况,这些经验和教训后来成为新中国修建各条铁路时的宝贵财富。

《工程总结》还是一部成渝铁路完整的技术档案:全书52万字,附图201幅、照片215张,包含了计划预算与统计、工程设计、工程施工、苏联先进经验及专家帮助、创造发明及合理化建议等主要内容。 编辑委员会以对历史负责的态度进行工作,编后语这样描述编辑工作: “尽量搜集资料、校正数字,有时为了弄清一个问题,往返咨询、多方参证,才最后定稿。因之在编审过程中,一般均须经二次至三次的删改……”

《工程总结》数据之精细令人感叹,如全线所用材料的总费用,以元为单位竟精确到了个位数。毫不夸张地说,一册 《工程总结》在手,就可以找到与成渝铁路修建有关的几乎所有权威数据,令人不由得对铁路前辈的严谨态度和敬业精神竖起大拇指。

本文图片均来源于 《成渝铁路工程总结》

免责声明:本网站所刊载信息,不代表本站观点。所转载内容之原创性、真实性、完整性、及时性本站不作任何保证或承诺,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自行核实。

网友评论仅供其表达个人看法,并不表明本站立场。

铁路资讯

铁路风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