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天是:
您现在的位置首页 > 铁路文艺

我的摄影观

2017-03-09 09:17:31来源:用户投稿作者:铁路乘客

摄影是什么?这本来是个很简单的问题,但由于器材的更新、技术的进步、时代的发展,摄影的艺术成分越来越浓,人们依靠相机进行创作的冲动越来越强烈,并在这个过程中产生了不同的摄影理念、不同的摄影主张,使这个看起来很简单的问题变得复杂起来。

摄影是什么,这个问题常常困惑着我。如果不从其产生和发展的过程来分析,就很难全面地理解摄影。摄影的最初作用是记录,是文字和绘画的补充。为什么总有人把摄影、文学和绘画放在一起研究?因为它们之间的关系最密切,产生的目的类似、发展与交替的过程也最接近,这与人类的活动有关。摄影、文学和绘画最初都是人类交流的工具。人们需要与他人沟通,于是有了绘画。早期,人们在生产劳作与日常生活中通过简单的绘画进行交流。随着人类社会的发展,绘画这一沟通方式显得繁琐,已经承载不了人们频繁沟通与交流的需要,慢慢地演化成了更为简单的交流工具:文字。在人类的进化过程中,人的情感越来越丰富,在满足了基本物质需求后,精神世界的需求与日俱增,绘画从一般工艺发展到绘画艺术,同时文字也不再简单地作为工具存在,形成文学艺术。从满足日常需要的交流发展到更高层面的交流,绘画、文学的发展与人类的进化活动息息相关。在这个过程中,绘画与文学是交替发展的,并在一定形式上互为借鉴、互为促进,满足不同时期人们的精神需要。说到这里,便能理解摄影产生、发展的原因了。摄影的产生和发展过程与文学以及绘画是如此相似,都是人类社会活动发展到一定阶段的产物。照相机最初作为记录工具,一定程度上填补了文学和绘画不能覆盖的中间地带,用照片说话比绘画更方便、比文字更直观,方便人们通过视觉形式交流。摄影也同绘画、文学一样,日渐从满足日常需要的交流发展到更高层面的交流。艺术的因素越来越多,这便形成了纪实摄影和艺术摄影。

摄影是记录和艺术表达的一种形式,是通过照相机形成的视觉表现形式,是感觉的火炬,传递着思想、主张、情感等。同时,摄影也随着技术、器材的进步和人类活动半径的扩大而不断发展。当然,要准确给摄影下定义,应该用内涵和外延更严谨的形式综合表述,那是学者的事情。

在摄影过程中,太多的人迷失在器材、色彩和构图的技术要求上,而忽略了其本质:一幅摄影作品究竟想“说”什么,是否能被他人解读,引起共鸣。其实这已经说明了摄影的本质问题。无论是纪实摄影还是艺术摄影,都要注重“说话”方式:怎么“说”、如何更好地“说”。作为摄影师,尽量做到让摄影作品说话,把摄影作品的表现意图展现到极致,就是好作品。

在摄影时,我们常常被技术的要素困惑,也常常受思维定式影响。这让我想起那位拍摄非典中的婚礼的摄影。他的那幅摄影作品,无论是在构图,还是在其他的技术细节上都存在很多问题。如果将之放在一些摄影论坛上,它获得的评价不会很高,可以想象,很多摄影爱好者们会评论其“光线太平淡,构图不好”“表情一般,栏杆是一大败笔”。但那幅作品最后获得了国际大奖,这就告诉我们在摄影中什么是最重要的。我对一位摄影师的话印象深刻:先把人装进去,再考虑构图。这应该对纪实摄影有启发。当然,这并不是说技术细节不重要,而是说摄影要侧重事实本身。

同时,我们在评价一幅摄影作品时也常常受到思维定式的影响,比如说“构图应该是这样的”等,这束缚了创作行为。构图是摄影的基础,是一个思维过程,需要摄影师从自然存在的混乱事物之中找出秩序。当摄影师能熟练掌握构图技巧并达到一定境界后,往往便不再过分拘泥于摄影构图,而是侧重于摄影作品想要表达的内容。在国外,摄影发展到现在,出现过不少摄影流派,比如上世纪60年代出现,直到现在还很活跃的新纪实摄影。新纪实摄影追求的是摄影的印象和感觉,其作品的随意性很大,画面往往很松散,也不讲究构图,摄影语言也是模糊的。按照常规判断,这些都是不合格的摄影作品。与之相似的,还有抽象派摄影、印象派摄影、达达主义摄影、主观主义摄影、超现实主义摄影等,它们各有特点,不能用既有的思维定式简单评判。

我曾经对“摄影是一门光影艺术”这一观点提出过质疑。我一直认为,光影的作用应该体现在完成作品的过程中,而不是结果中。光影是形式,可以增加视觉效果和艺术魅力,但这只是摄影的一部分,如果不能将形式与表达内涵区分开,就容易形成追求外在完美、忽略摄影本质的问题。

如果用文学的眼光来看待纪实摄影和艺术摄影,我想二者一个是叙事诗,另一个是抒情诗。二者没有优劣之分,各有各的侧重,各有各的表现形式和受众群体。艺术摄影就应该有主见,摄影师应该尽量发挥想象力和创造力,不要受到各种观念的约束。

如今,纪实摄影正处于机遇期。我们正处在变革的时代,这个时代酝酿了许多大的题材,这为纪实摄影提供了广阔的舞台。纪实作品承载着人们的期望、良心和理想,因此对摄影师自身提出了更高的要求。除了对摄影师的技术要求外,还需要摄影师有敏锐的眼光,需要能为摄影付出时间和精力。近年来,我国出现了一批优秀的纪实摄影师,比如侯登科、卢广、原瑞伦和王福春等,他们跨时空的摄影作品沉淀出历史的精华。同时,有的摄影师做了一些有一定深度和广度的探索,比如获得美国《国家地理》全球摄影大赛中国区金奖的陈峰,我对他的几组纪实摄影作品有较深的印象。比如他的作品《善举》所要表现的内容是社会各界救助一名孤儿,通过摄影师对事件的描述和对人物的刻画,人们看到了人性的亮点。

摄影作品给人带来美的享受。摄影可以愉悦心灵,同时,摄影师也要肩负起时代的重任。

本文图片由胡斌摄

供职于中铁电气化局集团)

免责声明:本网站所刊载信息,不代表本站观点。所转载内容之原创性、真实性、完整性、及时性本站不作任何保证或承诺,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自行核实。

网友评论仅供其表达个人看法,并不表明本站立场。

铁路资讯

铁路风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