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天是:
您现在的位置首页 > 铁路文艺

散书散语

2016-11-17 08:10:02来源:用户投稿作者:铁路乘客

幼年喜欢闻书香,拿到一册书,不论新旧,先放到鼻尖,闻其油墨香、纸张香,乃至存放太久的书的霉味,对年少的我而言,也是一种难得的香。大概因为生在农村,见书有限,一见钟情之后,自然而然有了一股爱书的呆气傻气。又因早早在口头上使用书面语言,早早地尝到与文字亲近的好处,我自以为在同伴中有种不可捉摸的与众不同,似乎是“腹有诗书气自华”,竟坚定地有着在书山书海中遨游,即便不才高八斗也要存书五车的愿望,也因此,喜欢学者型的人,尤其喜欢五四时期那代人,一个个学贯中西古今合璧。其实,慕才,若不辨识人品,会造成对智识的过分推崇。藏书,若不做学问不修身,也容易助长虚荣心。

小学的时候因看课外书被老师告到家长处,中学的时候因看课外书成绩起伏不定,大学的时候因看课外书形成了对精神的固执与对日常生活的忽视,做家教辛苦挣来的钱常分一半去买书,上班后还搬着那些书从湖南到广州……痴迷如我者还少么?且看看那终日囤书的人,把书当作装饰乃至生命的全部,其实也为书所累,一介书虫不过是埋没于书中被书玩弄罢了。沈从文将《中国服装史》的草稿遗失后,竟能重新写一本,陈寅恪眼睛看不见了,还能继续做研究出成果。读书人可以离书,才叫真的读好了书;不能离书,则容易被书所累。

不能否认,书是知识的载体,要有知识必须不断地读书,读不同类型的书,然而对知识的仰慕并不需要借助于对书本的占有,看完的书,如果知道自己以后不再看,尽可拿去送人。予人知识,自己智慧。爱书人想想此生困住的书与那些不能读书的孩子们,有没有觉得,过多占据书籍,也是一种罪过。至于积书以传家,那也得先培养子孙的阅读兴趣以及对智慧的好奇。

求智慧才是读书的最终目的,然而,智慧不是书籍的代名词,对智慧的渴望不应是对书籍的贪求。各城市图书馆的书其实足够人看,办张借书证,就可以坐拥书城。如果嫌图书馆的书不够新,不妨到书店多看几遍。买了书,认真看完,对作者,对文字,才有真正的尊重,而不是对一己贪欲的盲目满足与放纵。

读书多并不代表此生能够拥有智慧和幸福,生活和书本要分开想,尽信书不如无书。高学历的人爱将事情在义理上辩来论去,未必是合情理的事。生存能力低下也不应是读书带来的附属物。读书多,或许是在开发思维、充盈见识,而有见识的人往往未必懂得善巧地使用自己的见识,洋洋得意往往是祸之始。

如果知识的丰富带来人格上的傲慢,那还不如不读书,做个谦卑的农夫去耕耘自己的田地,好过成为一个傲慢的书生而荒芜自己的心地。如果技能越精通越带来内心的机巧,那还不如不读书,做个笨拙的手艺人去打磨自己的活计,好过成为一个顽劣的工程师钻营他人的利益。所以,如果读书只开发了恶劣的习气而怠慢了原本应该厚厚培植的良好德性,那还不如不读书。爱因斯坦说科学家要有宗教情怀,是说科学家要能担当宇宙责任,对人类有悲悯情怀;柏拉图将诗人排除在理想国之外,是不想让情绪影响了世界的秩序。从提升智识的角度来读书,从培植德性的角度来读书,才能从书中受益。

免责声明:本网站所刊载信息,不代表本站观点。所转载内容之原创性、真实性、完整性、及时性本站不作任何保证或承诺,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自行核实。

网友评论仅供其表达个人看法,并不表明本站立场。

铁路资讯

铁路风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