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市古镇,素来以小家碧玉闻名遐迩,以优雅恬静、古朴典雅、风情矜持的外表吸引八方来客。

新市古镇原本是典型大户人家的小姐,一度深臧在闺中尚未被世人认识。随着旅游的热潮兴起和对古镇发掘整理,一个被人遗忘千年江南古镇慢慢地被世人认同接受了。它可与乌镇、西塘、南浔、周庄、同里等古镇相媲美,一个古镇需要基本条件它都有,比如原物、原生状态、原始环境、古建筑、古街道、古市河、古石桥、古代名人、民族文化和商贸文化等,文化遗产格外厚重其历史可追溯到上千年。

新市古镇迄今依然保留着原生态,稀罕是未被商业开发,嗅不到一点铜钱臭味,这是它的可贵之处。所以说,古镇非常厚道,你什么时候想来就来,旅游观光不收费,免费对外开放,也不受交通羁绊。古镇非常大方,流水江南,烟雨蒙蒙,柳树婆娑,景色宜人,适合照相景点多,包你流连忘返。古镇古朴典雅,临河而建的房舍,历史悠久,古色古香颇有特色,耐人寻味。古镇非常优雅恬静,犹如一位内敛漂亮的女子,亭亭玉立,大大方方,以包容胸襟接纳每一位观光者。古镇美食非常多,颇有名气的茶糕、蜜糖、酥饼、羊肉等特色美食,香馨扑鼻,口齿留香。古镇人文荟萃,南宋有状元诗人吴潜,清朝有影响日本一代画风的画家沈铨,现代有名神学家赵紫宸和他翻译家女儿赵萝蕤等。古镇还是中国古代“丝绸之路”的发源地之一。古镇俨如一位饱读诗书又是饱经风霜的老人,向世人叙述其历史变迁和盛衰及典说与风俗的故事。

镇中心有一处明清时期古建筑群,古色古香韵味吸引人眼球,粉墙黛瓦,斑驳的墙屋,石桥,幽静石板路,鳞次节比的店铺,小桥流水,错落有致的房舍。河的两岸平行有两条很长的长廊,长廊顺着纵横河道由北往南向外塘延伸,既使下雨天在长廊漫步不要担心被淋雨,因为长廊设计在房屋底下,东西相望又不受视线影响。四座古石桥均匀横卧在河流上,连接东西两岸,为市民通行提供方便。长廊内侧的店铺一家挨着一家,理发店、钟表店、古董店、丝绸服装店、玉器店、杂货店、画室、茶糕坊、面馆、茶馆等等应有尽有,可以想象古镇上当年繁华与热闹。虽然无法阻止岁月的脚步,但是市肆依旧保持着原样。只不过市场上多了一些现代商品,人的着装和发型变了,声音依旧是“吴侬软语”的江浙话。款款漫步,徜徉都市体验一番,心情被古镇独特的魅力牵挂,放逐都市尘器,回归恬静生活,仿佛觉得自己变成那个时代的人。

童年时代每年跟着父亲到新市古镇逛一次马头,父亲办完事就匆匆回家了,我却是意犹未荆老家距古镇约20华里,父亲摇着木船沿着内塘向京杭大运河驶去,船慢悠悠要在清澈湖面上行驶二三个小时,“唉乃”摇橹声音颇有韵味。那时候我少不更事年龄尚小,还觉查不到父辈辛苦和古镇文化内涵,喜欢看都市熙熙攘攘的场面,眼眸子只有热气腾腾茶糕和甜甜蜜蜜的糖以及五彩斑斓的图片,这是我童年期冀要得到的东西。

光阴似箭,暮然回首一晃几十年过去了,当再次重游古镇时内心感觉完全不一样了,琳琅满目的商品、香喷喷茶糕和精致漂亮的图片对我来讲已经没有诱惑了,对熙熙攘攘的场面有些烦怨,喜欢宁静深邃的环境。眼晴瞧的心里想的脑子念的全是古镇的文化沉淀问题。一个有文化底蕴古镇才是它的精髓,生命力强弱取决人类对它呵护。保持古镇原貌,保护古建筑,保护环境重要性不言而喻。

前段时间师妹在微信里发来新市古镇夜景的一组照片,夜晚古镇流光溢彩,精彩纷呈,美轮美奂,我爱不释手,立即存入手机收藏夹。在灯光照射下,古镇似乎平添了几分神秘色彩,更具魅力,更加迷人。霓虹灯下“陈家潭”是否多了几分神秘感?陈家潭陆仙楼是否变得更加幽雅迷人?远眺西河口南端的房舍和河流,柔和灯光,给人一种风情万钟的体验。俯视西河口水街全貌,顿感魅力无穷。太平桥半圆形桥洞倒映在水中,远远望去犹如一轮明月,灯光迷幻,似幻似真。西河口水街璀璨夺目,映在水面倒影胜似万家灯火。驾仙桥畔靓丽外表像玫瑰花一样艳丽。新桥头、望仙桥、西河口廊下、广福桥边的古镇茶楼等等,在灯光巧妙地点缀下,产生出梦幻般的效果,五光十色,轮廓蒙胧,线条唯美,柔和温馨,层出不穷,分外妖娆。

古镇犹如枯木逢春,要重新焕发生机和活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