于建勇

图一为明信片上的德国士兵

图二为明信片上的高密老县城

图三为高密站

“太阳一出红彤彤,(好似大火烧天东)胶州湾发来了德国的兵。(都是红毛绿眼睛)庄稼地里修铁道,扒了俺祖先的老坟茔。(真真把人气煞也)俺亲爹领人去抗德,咕咚咚的大炮放连声。(震得耳朵聋)但只见,仇人相见眼睛红,刀砍斧劈叉子捅。血仗打了一天整,遍地的死人数不清……” ——选自莫言 《檀香刑》

1899年6月,德军洗劫了堤东庄、刘戈庄和高密县城之后,高密东乡的抗德斗争被镇压,胶济铁路勘测和修筑工作得以继续西进。而一场更大的风暴正在西乡酝酿。因为山东铁路公司对于村民的诉求依然没有考虑,所以单靠军事弹压并不能从根本上解决问题。

高密地势南高北低,北部壕里一带汛期常遭水灾,若再修一条东西铁路,无异于筑了一座拦水大坝,铁路南部低洼地区将遭受更严重的水灾。当地群众要求多建几座大桥,以便泄洪。这个要求却遭到山东铁路公司的拒绝,理由是没有必要。其实,关键的原因是花费太大。于是,反对铁路铺设的斗争在1899年底和1900年春天再次爆发,壮士孙文被公推为首领。

孙文,原名孙玉,高密西乡官亭村人,急公好义,精明干练,仗义疏财,素孚众望。1899年10月22日,孙文在绳家庄召开抗德群众大会,选出了李金榜、孙成书、徐元禄、徐元和、雷步云等各村首领。他们收集武器, “碾研火药,逐日撞钟,聚人演炮。每家各出破锅,以代枪子”。为了广泛动员群众,他们还写了许多帖子,派人四处张贴:“四方亲友知悉:今有德国洋人修造胶济铁路,贻害甚深,兹联合昌乐、高密、潍县、平度、安丘五县人民齐心聚义,共成盛举,见信以后,各其云集响应,裹粮而伙从,撞钟为号,开钟集合……”

1900年1月2日,孙文、李金榜率附近10余个村子的二三百名群众执旗抬炮,拆毁了县城附近梁家埠一带德国人窝棚5座,夺其财物,并欲焚毁德国人城外公司分局。此时,山东巡抚换上了袁世凯,高密知县换上了季桂芬。袁世凯飞饬莱州知府曹榕督饬季桂芬妥速解散。

当时有一个匿名揭帖,反映了对这次斗争的歌颂: “有孙文,真不善 (意为好样的)!团练一方称好汉,杜御洋夷铁路断。西乡人,有千万,阵势列于西河岸,炮声连环。季桂芬,去应战,一开炮响魂飞散,掣不住辔,跌离了雕鞍,碰着一块风流石头,磕坏了屁股圈,这就是报应当时见。”季桂芬数次下乡同孙文、李金榜等人协商谈判,许诺让德国人修铁路时多架桥梁,决不致壅水成灾,倘若成灾,必奏请豁免钱粮。

但群众对官府已经失去信任。在德军第一次弹压之后,1899年7月2日,山东铁路公司与高密知县签订了一个协议,规定中国地方官员以后要帮助山东铁路公司就征购土地事宜与农民进行谈判。此外,高密知县有义务保护铁路和铁路员工。这样,当地群众就失去了依靠。

不能依靠官府,那就靠自己,抗德斗争依然在继续。

1900年1月20日,清政府降旨,要求袁世凯妥速办理,并分别首从惩治。曹榕、季桂芬决定诱捕,声称 “只要到城具结,既往不咎”。孙文派李金榜、孙成书等人领4名代表进城试探,结果李金榜、孙书成当晚被捕。2月1日,德国员工布仪司一行4人在清兵护送下赴潍县。孙文等人以为是将李金榜解赴济南,于是挑选百余人跟踪。

是夜二更,当德国员工在公司分局所在地南流教堂睡下时,孙文立即率众包围了教堂。布仪司等人骑马逃出,群众在拦阻过程中刺伤一名德国人,最后将该分局拆毁。美国学者马士认为,这是 “对于德国工程的攻击”中使殖民者感到最可怕的一次。

2月11日,东北乡群众袭击了鲁家庙分局。南流、鲁家庙两分局连遭袭击,胶澳总督叶世克非常恼火,遂给袁世凯施压,声言如不迅速镇压,德国将自行出兵保护路务。这是袁世凯最不愿看到的,因为这将为德军超出防护范围提供借口。袁世凯千方百计安抚胶澳总督暂缓出兵,以防事态进一步扩大;同时给莱州知府曹榕、高密知县季桂芬以及高密的驻军统领王来奎以查办不力的参革处分,责令他们对抗德首领限期拿办。

3月9日,铁路工程再次开工。3月中旬,孙文再次组织破袭,由于有人告密,斗争遇挫。3月下旬,他潜回家乡,伺机再起。4月初,他潜至昌邑南乡,联络了大刀会。此后,他们联合武装多次行动,致筑路工程再停。袁世凯委派山东按察使胡景桂驰往高密弹压。群众因武器粗劣,惨遭失败。孙文暂时藏匿绳家庄,由于叛徒出卖,5月3日被捕。随后,工程重新开工。高密群众多次要求保释孙文,官府不允,群众继续斗争。

6月28日,山东铁路公司青岛总办锡乐巴骑马赴高密,在张家埠遭袭,夜宿鲁家庙分局,再次遭袭。等清军赶到,群众已 “逃逸无踪”。锡乐巴次日一早便偕众人仓皇逃回。7月2日,高密西乡各村群众3000余人欲 “围城劫夺孙文等”。胡景桂怕夜长梦多, “遂于即日杀孙文”。孙文被害时,年仅45岁。

高密东北乡孙文抗德斗争,成为莫言创作长篇小说 《檀香刑》的素材。小说中 “俺爹”孙丙,原型就是孙文。

10月27日,高密东北部一个保护路基的德方哨所遭到村民袭击。德军遂在11月2日向事发现场附近的沙窝村发起攻击,至少有500名村民丧生。为了保护铁路的修筑,德国海军部队驻扎高密和胶州达5年之久。高密抗德的结果是,山东铁路公司做出了一些让步:将壕里一段铁路向北稍移一二里;多留泄水桥梁和涵洞,使高密西部低洼区不致因修筑铁路而壅水成患;不在高密西乡设置车站等设施。

胶济铁路1904年全线通车时,干线平均每7公里设一座车站,但在高密西乡15余公里路段不设车站。后来的康家庄站是1930年才增设的,初名毛家庄站,1933年改为康家庄站。

本文图片均由于建勇提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