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天是:
您现在的位置首页 > 铁路文艺

深邃的学理与诗意之美

2016-07-28 07:20:41来源:用户投稿作者:铁路乘客

兰宁远

《红楼梦》是一部伟大的叙事作品,是我国叙事文学的巅峰之作,它的叙事艺术独具特色,改变了以往说书体通俗小说的叙事模式,丰富了小说的叙事艺术。鲁迅先生说: “自有 《红楼梦》出来以后,传统的思想和写法都打破了。”《红楼梦》不是一部仅仅讲故事的小说,而是一部包罗万象的巨著。如何利用一群人、一条线索、几个故事将政治、历史、文化、社会、民俗等多个方面串联起来,是很多人阅读 《红楼梦》时思考的问题。对研究者来说,把这个问题分析好、解释透,是探讨它的叙事问题的价值和意义所在。王彬先生的《红楼梦叙事》从叙事学角度研究《红楼梦》,将古今藩篱打破,以古化今,以今化古,将西方的叙事学与中国传统的考订方法相结合,对《红楼梦》中的叙事结构、叙事方法、叙事话语等进行了系统而深入的分析与研究。正是王彬先生几十年来对传统文化艺术的研究和积淀,才积累了写作 《红楼梦叙事》一书的条件。 《红楼梦叙事》对困扰红学界的一些重大问题,诸如作者、人物年龄与创作主旨等,提出了颇有特色且言之有据的见解。在这个基础上,他进一步揭示了中国传统小说与西方小说的共性与殊性,并提出 “动力元”与 “漫溢话语”等理念,在叙事学领域进行了崭新的探索与拓荒,这些尝试在当今的社会环境下十分难得。

我在读 《红楼梦叙事》之前,曾读过王彬先生的另一部作品 《无边的风月》,这也是一部解读 《红楼梦》的作品。 “解读被历史尘埃蒙蔽的红楼文化,用细读考订还原真实语境,烛照人物幽曲,展现社会画卷。”王彬说。比方说,宝玉和黛玉第一次见面时穿的衣服、梳的辫子等都可以在那部作品中找到答案。这说明,王彬先生一方面对作品读得透,另一方面对中国的传统文化研究得深、广、博、精。这就跳出了仅仅针对作品本身而进行研究的框架,甚至说站在了人类文明的高度,这样的审视和品读就具有了独特的韵味和价值。

20世纪80年代以后,西方学者的研究方向发生了重大转变,转向于文化解析与政治批评,经典叙事学也转至读者与语境研究,进入后经典叙事阶段。在这样的转型中,研究者处于何种维度呢?王彬先生认为,研究者应该处于作者与读者之间。如果是一部历史作品,其首要任务是对语境进行探析,而这些语境往往潜藏于文本细部,即西方学者所说的 “显微结构”之中。因此,王彬潜心研究,从多个角度对《红楼梦》的细部文化进行深邃的阐释与解构,从而开启了理解 《红楼梦》的另一扇窗户。

王彬先生认为,研究中国小说,传统的与当下的,不能离开对文本的分析。 《红楼梦》作为中国传统小说的经典之作,提供了最好的研究素材。王彬先生之所以以 《红楼梦》为研究对象,根本原因就在于此。

300年前,曹雪芹以独特的方式感悟与把握内在和外在的世界、实在和空幻的人生,又以独特的方式把自己的感知艺术地表达出来,形成了独特的叙事风格。 《红楼梦》不同于严格的写实主义小说,而是以诗人的敏感去感知生活,着重表现自己的人生体验,创造出一种诗的意境。300年后,在 《红楼梦叙事》中,王彬先生将西方叙事与 《红楼梦》对接,用庖丁解牛的方法对 《红楼梦》进行精细的学理分析,同时又以意趣盎然的语言娓娓道来,从而创造出了另一种诗意之美。这是 《红楼梦叙事》一书很重要也很独特的特点,这在当下学界可谓独树一帜。当然,这也会在一个新的维度上引起我们对 《红楼梦》本身、红楼叙事以及红楼文化的重新定位与思考。

免责声明:本网站所刊载信息,不代表本站观点。所转载内容之原创性、真实性、完整性、及时性本站不作任何保证或承诺,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自行核实。

网友评论仅供其表达个人看法,并不表明本站立场。

铁路资讯

铁路风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