力,电力可无线以传,飞艇可航空而驶。20世纪之世界,实赖工学家以左右之。”

因此,他一边致力于铁路的修筑,一边着力加强对铁路工程技术人员的培养, 《京张张绥铁路酌定升转工程司品格程度章程》便是他选拔优秀人才、考核升转京张张绥铁路工程技术人员的直接见证。该章程对该路各级工程技术人员的任职资格、工作要求、业务知识、科目考试、年限资历,甚至是品行优劣都给出了明确而具体的考核规定。凡在考核中合格或得到好评的可以按期晋升或破格晋升,反之则不能按时晋升甚至要受到惩罚。

该章程特别强调工程技术人员要德才兼备,开篇就提到了工程司品行, “凡堪以承充工程司者,必须先品行而后学问。如毕业生已具有工程司之艺术,应加察看其守为优劣与否”,并列出了工程司的品行标准——“洁己奉公,不辞辛劳;勤慎精细,恪守范围;志趋诚笃,无挟偏私;明题达用,善于调度”。这是詹天佑对工程技术人员品格的一贯要求。

在京张铁路修筑时期,詹天佑属下的工程技术人员大多数是从关内外铁路调来的,其中一部分是从山海关铁路学堂毕业的。技术人员能力参差不齐,很多都不是科班出身。詹天佑并没有因自己的留洋资历轻视本土技术人员,而是对本土毕业和留洋归来的技术人员一视同仁,规定都需要进行考核才可晋升。凡未受工科教育而入路之在工学生,一面练习,一面施以基本工程教育,六年后可参加科目考试,考试合格即可获得帮工程司资格。晋升帮工程司的考试科目共计39项,晋升副工程司的考试科目共计16项,涉及数学、地理地形学、物理学、工程学等各个学科。考试内容即使在今天也是符合铁路工程师职业要求的,可见这样的资质考试在当时是十分先进的。

1986年,陈西林的女儿陈宝慧将家中珍藏的这本章程捐赠给铁道部科学技术馆,1987年,它被拨交詹天佑纪念馆馆藏至今。它是詹天佑主持制定的较早的铁路规章之一,反映了他职责明确、赏罚分明的人员管理思想,从中国近代企业人力资源管理角度来说,具有开创性的意义,为后来许多铁路及企业管理者所仿照采用,因此具有重要的文物和史料价值,被定为国家三级文物。

本文图片由陈哲提供

记者手记 詹天佑在《敬告青年工学家》中说明了青年人才“进德”的必要性:“道德者人之基础也。学术虽精,道德不足,犹诸高屋于流沙之上,稍有震摇,无不倾倒。”他将这样的思想一以贯之,付诸于铁路人才培养的实际行动中。从精心制定的章程内容,我们可以感受到詹天佑在人才培养上的严苛,他想要培养的是有德又有才、能支撑起中国铁路日后蓬勃发展的骨干力量。颜德庆、陈西林、徐士远、张鸿诰、耿瑞芝等一大批后来独当一面、建树颇多的铁路专家的出现,正是詹天佑严格要求的结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