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惠钦

当我坐在风驰电掣的动车组上,看着窗外旖旎秀美的沿途风景,心中的愉悦无与伦比。铁路,在我40多年的生命旅程里,就像一方遮风避雨的净土,是我魂之所系、梦之所牵。

小时候,铁路是我在春节假日里最向往的所在。彼时,父亲正坐火车风尘仆仆地赶回闽南老家。一到家,他顾不上洗漱,马上从行囊中拿出一个饭盒,里面装着单位食堂做的发糕和馒头,那可是我们姐弟眼中的饕餮美食。父亲一边和母亲说着话,一边慈爱地看着狼吞虎咽的我们,一家人聚在一起,幸福而温馨。在我幼小的心灵里,在铁路上工作的父亲就是我们一家人生活的依靠。有时在梦里,父亲会变成粗犷威武的蒸汽机车,拉着成千上万的旅客,在千里铁道线上呼啸前行。

长大以后,铁路成了我生息繁衍的源泉。循着父亲的足迹,我也成为一名铁路职工,在工务部门当线路工,每天清晨迎着朝阳扛着洋镐耙子出门,严格按钢轨水平捣固枕木下的石砟,用辛勤的汗水担负起万千列车的冲击和重压。后来,我当上了一名钢轨探伤工,深知漏检漏探将给铁路运输埋下安全隐患,所以盯着屏幕认真观察探伤仪器中从钢轨反射回来的超声波段,严谨判断钢轨内出现的核伤或假象,把保障铁路运输安全当成自己的责任所在。再后来,我调到货车车辆部门工作,每天穿行在喧嚣的厂房里,细心查找隐患,用汗水谱写人生,让安全之花绽放在千里铁道线上。如今,我在客车部门工作,依旧忙碌在客车检修现场,为客车轮轴 “强筋健骨”,为改善客车上部设施殚精竭虑。我深深知道,保证客车安全平稳,让旅客满意,不仅是每一位客车检修人的荣誉和责任,也是每一位铁路职工的追求和心愿!

作为一名铁路职工,我感到一种与生俱来的荣光。铁路作为国民经济大动脉,承载着全国旅客和货物的运输任务,长年累月做着 “辛苦自己、成就社会”的事业,为实现中国梦提供源源不断的运输保障。作为一名铁路职工,我因此感到骄傲!我们不仅有挺括漂亮的铁路制服、美丽大方的动姐,还有安全优质的高速铁路、设备日益完善的动车组,可以为旅客提供更加温馨的服务。奉献自我,回报社会,是我们铁路人永恒不懈的追求!

千江有水千江月,万里无云万里天。铁路给了我创作的激情,给了我创作的素材,让我可以自由畅快地呼吸,安静地读书、写作。在20年的光阴里,我撰写了很多诗歌、散文、小说、报告文学、消息、通讯,其中3000多篇刊登在全国报纸、杂志上,部分作品还在全国各级征文比赛中获奖,为自己、为铁路争得了荣誉。我主编的段刊 《永辆青年》分别获得了上海铁路局南昌铁路局团刊大赛一等奖,还培育了一大批有志于文学和新闻报道的青年们,让他们将所思、所想、所感通过文字抒发出来,从而为企业发现人才,也为他们走上宣传及其他岗位打下了良好基础。

我也曾扪心自问,如果有一天离开铁路了,我还能实现自我的人生价值吗?我庆幸生在铁路、长在铁路、工作在铁路,虽然每天我都在生产一线忙碌着琐碎的工作,但我的精神世界很充实。我愿意用自己的智慧和力量,在企业经营管理、节支降耗方面建言献策,为铁路的发展尽一份绵薄之力。

而今, “安全优质、兴路强国”作为新时期铁路精神,在全国铁路200万干部职工中培育、践行和弘扬,为全面深化铁路改革、开创铁路新纪元提供了强大精神力量。有人说: “众人齐心,其利断金。”新时期铁路精神为我们的前进指引了方向。我相信,通过全国铁路干部职工的共同努力,铁路的明天一定会更美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