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傅世忠 陶 博
“K691/694/691、K692/693/692,请牢记这组数字,这是‘天堂草原’与‘彩云之南’之间的穿越密码。”——家住昆明市的内蒙古大学学生李铭,随手拍了一张呼和浩特至昆明的K691次列车照片,发表在自己的微博上,并写下这样颇具诗意的一句话。
7月1日9时46分,在一场不期而至的小雨中,呼和浩特首发昆明的K691/694/691次快速旅客列车缓缓驶出呼和浩特站。顺着被雨水模糊的车窗望向车外,挥手送别的人群依稀可见。
这挥手,是给列车上的亲人,也是给从 “天堂草原”到 “彩云之南”的列车。这列车像一根红线,将把多少人的思念,从这一头送到那一头。
12年是一个轮回。想象一下,12年没有回家的感觉。8号卧铺车厢的哈尼族大姐波奴,在坐火车前几天就坐卧不安。老家在云南省澜沧拉祜族自治县的波奴大姐,自打2002年嫁到呼和浩特市武川县,今天是在 “北国草原”定居12年来第一次回娘家。
波奴对家乡的思念,常常让她在梦中惊醒。一说起回家,她总有难言的无奈: “我家里就种了几亩土豆,一年下来挣不了多少钱,一家三口坐飞机回娘家,来回就要近1万块钱。仔细算算,半年的土豆白种了。”与波奴大姐同行的满族大姐赵娜乐不可支地说: “还是火车便宜,还能睡卧铺。回家喽!”
列车在京包线、包西线一路穿行……心在思念家乡,家还没到,为何家乡的 “美味”却在车厢间穿过?
“哇塞,香辣鱼片、回锅肉、宫保鸡丁……想不到,火车上还能吃到这么地道的川菜。”餐车开餐啦,来自重庆的旅客黄练女士,大口品尝着地道的家乡菜,由衷地赞叹。
黄练女士在呼和浩特市经营一家装修装饰公司,这次去昆明是为了联系厂家订购西南少数民族风格的装饰饰品。她边吃边和同桌的旅客聊着天: “在云南做生意的好多是四川人、重庆人,内蒙古人也不少,而在内蒙古做茶叶、玉器生意的云南人更是多,这趟火车开行真是太高瞻远瞩了,不仅方便了我们这些生意人,更重要的是加强了几省的经济往来。”
正在巡视车厢的列车长张威,边走边向听到广播后问询的旅客解释: “本次列车全程运行3053公里,途经六个省、市、自治区,全程要通过1200多个隧道。大部分隧道集中在延安站往后,我们为旅客准备了棉球耳塞,以缓解气压压迫对耳朵造成的伤害。”
向列车员要了耳塞并塞上耳朵后,内蒙古大学学生李铭拿出笔和画板画了起来。她对围观的旅客说:“这趟列车虽然要走两天两夜,但是沿途的风光很多,沙漠、山岭、长江、森林,非常秀美。”
窗外的夜色沉沉,列车就要熄灯了,可9号车厢还有几位老人兴致勃勃地聚在一起聊天。他们是从呼和浩特去昆明旅游的游客,导游罗布多吉是地地道道的云南藏族,他和蒙古族妻子在呼和浩特经营着一家小旅行社。说起这次带团,罗布有些自得: “这些叔叔阿姨可不好 ‘伺候’,他们岁数大了不愿意坐飞机,以前这样的团都要从北京转车,很不方便。而直通两地的火车开行,为沿途六省市的游客提供了经济、安全的多元化选择。”
7月3日10时35分,经过48小时49分的运行,列车顺利抵达昆明站。李铭挎着一路满载的画作走出站台。波奴和赵娜两位大姐与前来接站的亲人紧紧拥抱在一起。罗布多吉挥着导游旗,引导着游客登上旅游大巴……
3000多公里的穿行不再漫长,从 “天堂草原”到 “彩云之南”的距离也不再遥远,火车串起了多少人的思念。
免责声明:本网站所刊载信息,不代表本站观点。所转载内容之原创性、真实性、完整性、及时性本站不作任何保证或承诺,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自行核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