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天是:
您现在的位置首页 > 铁路文艺

孤单与彷徨背后的心灵质地

2016-10-20 14:05:06来源:用户投稿作者:铁路乘客

《那么孤单 那么彷徨》是一个人的精神成长史,也是一个作家的心灵史。赵瑜在书中坦陈了自己青春期的内心成长,在诸多人生转折处思想的幽微嬗变,与众生及人间万物的精神交集。虽是长篇散文,却有着小说般的曲笔与表现空间,身体与精神的浓度和比例也刚刚好。全书分三部分:生活史,行走史,思想史。那些苍茫世事中有光与无光的,残缺与疼痛的,在时隔多年之后回望,都已被他酿制成自己人生中的原浆酒液,让我读出许多湿热的感动来。仿佛,又历经了一次精神成长。

“我沮丧地在地上坐了一会儿,一个人扶着车子站起来。然后,蹲在地上,一粒一粒将麦子收进口袋……这场雨淋湿了我整个青春……高中三年,我整整带了三年的麦子,无数次翻车,撒在路上。冬天时的艰辛更是难以描述。时间是怎样一天天翻页,一天天将我推向现在,现在想来都觉得遥远模糊。但,每次忆念起中学时代,我最想念的却仍然是带着麦子在路上的时光,那一路的风雨,让我懂得了生活从来都不是简单的陈述句,它充满了比喻。”赵瑜再现了少年开始用稚嫩双肩扛起生活,与生活艰难对峙的那种挫败感与痛感。他没有放任抒情,而只是让人想象,这种生活对于一个人内心的雕刻与塑造。我喜欢他散文里的那种戛然而止与心理留白。

他笔下的生活史,让我看到一个人的出生地与童年生活背景在他身心所打的不可逆的烙樱那些质地丰富的孤单与彷徨,一定是很多人无法触摸的伤疤,赵瑜却经由内心的辗转发酵,让它们变成自己身上幽光四射的精神徽记。所以,他“渐渐从一个单细胞价值观单一的偏执狂,而变得宽容”。

一个好作家可以和万物交谈,与万物恋爱,深入它们的肌理与秘境。那是一种“天地与我并生,而万物与我为一”的齐物精神,是“独与天地精神往来,而不敖倪于万物,不谴是非,以与世俗处”的深邃情怀。“我常常相信万物都有自己的语言,水流向自己想要抵达的地方,树通过风与另外的树交谈。稻田也是这样,那波浪一样的语言像诗歌一样,每一句都需要我们安静倾听。”他观察世界的方式,让我看到作家独立而强大、覆盖世俗的价值观。

赵瑜善于打捞那些凡俗庸常的生活中蕴藏的富有文学性的每一个点,他抓住的生活细节意趣横生。比如《云彩记》中所写的“洱海传奇”,两个妇女为争两个客人坐自家的船,奋不顾身的心智大比拼与捉襟见肘的道德感令人心酸莫名,比之于《贫嘴张大民的幸福生活》中张大民繁复地比较两家工厂的馄饨时所表现的喜感与痛感,有过之而无不及。我发现书里有个常用的句型是“这真好”。这说明了一个人的生活态度。他总能找到和感受到“这真好”的东西,哪怕前面所写的明明是一个让人感觉不太好的东西。这反映了一个人的心灵质地。作家自有他独立的精神维度与生活逻辑。这个维度与逻辑,超越庸常,不问世事,有常人难以企及的风景。他那种沉着从容的叙事态度,让我相信,他的身体里住着一个沈从文。

散文,最容易见证一个人与世界的关系好不好,与自己相处得好不好,因为他所看到与感受到的一切都在折射着他的内心。散文如此展露着我们的内心质量,正如赵瑜所说,“真正的生活属于内心”。我在他这本写孤单与彷徨的书里品尝到了他内心的诸多美味。说到底,一个好的写作者,不在于他拥有什么样的生活,因为他总能吸收、消融、转化生活给他的每一点,不论好的还是坏的,不论是珍珠还是渣滓。就像赵瑜历经的那些孤单与彷徨,是伤害还是成全了他,全在于他的心力。“我背叛了我自己,同时,我也扩大了我自己,修正了我自己。我喜欢这修正的过程,我喜欢现在的我,多于之前的我。”所以我想,你的世界是什么样子的又有什么要紧的,重要的是它被叙述的样子,重要的是你在内心感受到的它的样子。

免责声明:本网站所刊载信息,不代表本站观点。所转载内容之原创性、真实性、完整性、及时性本站不作任何保证或承诺,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自行核实。

网友评论仅供其表达个人看法,并不表明本站立场。

铁路资讯

铁路风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