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秋雨
又是一场我熟悉的秋雨,秋雨总伴着莫名的惆怅。返程的夜班,列车刚停靠站台,雨就淅淅沥沥落了下来。送走最后一名旅客,我拖着乘务箱走在空荡荡的站台上,昏黄的路灯把雨丝照得透亮,钢轨在雨雾里泛着冷光,连带着远处信号灯的光晕,都染着几分独属于夜班后的落寞。雨丝
-
粉笔与蓝光的对位法
五楼宣传科那扇朝西的窗台上,永远倔强地立着半截白粉笔。那是老王的“老伙计”,打从他四十年前从苗岭深处的铁路小站调进机关,这粉笔就没离开过他。每当构思那些关乎铁道线上奋斗与荣光的材料时,老王总爱在蒙着薄尘的玻璃上划拉提纲。那些霜花般的字迹,在落日熔金的
-
以实干为笔,绘就时代华章
新时代呼唤新作为,新征程需要新担当。在高质量发展的伟大征程中,我们既要仰望星空,更要脚踏实地,以“奋进者”的姿态、“开拓者”的勇气、“守护者”的情怀,在铁路高质量发展的时代画卷上书写属于奋斗者的精彩篇章。做“只争朝夕”的奋进者,铸就实干担当的精神品格
-
师徒共筑轨道诗行
凌晨的铺轨工区宿舍,我总能在窗棂上看见张工的剪影。他习惯披着那件褪了色的工装外套,就着台灯在纸上勾画,笔尖与纸面摩擦的沙沙声,像极了铁轨与车轮的私语。三年前刚入职时,我捧着水准仪手足无措。张工走过来,粗糙的手掌覆住我发抖的手指:“调平瞄准读数亮,误差
-
留在小站里的印记
五十载光阴弹指过,父亲那句饱含深情的开场白,如同他精心养护的信号灯一般,在岁月的长河中愈发清晰。“50年前,这里根本没有铁路。连绵的大山是天然的屏障,把这片土地与外界的喧嚣隔绝开来。我之所以选择把家安在这个如今已不再偏僻的小站里,就是为了扎根那是1975年
-
教师情结
姐姐在达州市开江县的采实小学退休已有八年之久。最近,我前往探望她,尽管岁月在她脸上留下了痕迹,但她对教育的热爱依旧难以割舍。在我们的交谈中,她经常回忆起那张熟悉的讲台,以及那些充满活力的课堂时光,仿佛还能听见学生们欢声笑语的回音。姐姐在退休前已在开江
-
钢轨的神经末梢
在那片广袤无垠且时刻充满着动态变化的铁路世界里,钢轨犹如大地延伸出的钢铁脉络,而探伤工们则是守护这脉络健康的忠诚卫士。在他们的工作中,有着一种神秘而又充满科技感的存在,那便是“钢轨的神经末梢”。当夜幕深沉,整个世界仿佛被一块巨大的深蓝色幕布所笼罩,进
-
永不熄灭的激情
四十三年光阴,足以让乌发浸透霜雪,让少年眼角的锐气化作铁轨般延伸的皱纹。他生命的分分秒秒都已刻写在两道平行钢轨的深处——那些焊花迸溅的夜晚,弧光如星辰般照亮黝黑脸庞上的汗珠与专注;那些在物资匮乏年代,于废弃包装箱硬纸板上写下的滚烫诗句,字迹饱含粗粝生
-
漫步福道
记得初次漫步于福州的福道,那已是数年前的往事,当时我在福州工作。某个夜晚,我们用完晚餐后便悠然走到了福道上。那里热闹非凡,人潮涌动,灯光熠熠生辉,到处充斥着人们的交谈声、歌声以及欢笑声,仿佛整个城市都充满了生机与活力。去年11月下旬,在一个阳光明媚的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