潘红亮
徐 静 绘
火车,作为一种大众化的交通工具,已经深深地融入到现代人的日常生活中。火车是工业文明的象征,是上路与寻梦的标志,是 “在路上”“去远方”以及 “回家” “离别”等诸多人生情怀的诗意体现。火车迤逦而行的偌大身影,充满了文艺范儿,它活跃在电影场景里、唯美图片中,牵引着旅人的目光,也赫然驶入孩童幻想与憧憬的成长之梦。
在孩子们的想象中,火车也许就是一种身躯庞大的动物,沿固定的路线昼夜不停地奔跑。火车走了,又来了。它带去一些人,留下一些人。火车不会为谁停留,就像童年转瞬即逝。火车永远有它的长路与远方。而当儿童文学与火车意象结缘,又会开出怎样的文艺之花呢?
“如果不是有人发明了火车,如果不是有人把铁轨铺进深山,你怎么也不会发现台儿沟这个小村。它和它的十几户乡亲,一心一意掩藏在大山那深深的皱褶里,从春到夏,从秋到冬,默默地接受着大山任意给予的温存和粗暴。”
“两根纤细、闪亮的铁轨延伸过来了。它勇敢地盘旋在山腰,又悄悄地试探着前进,弯弯曲曲,曲曲弯弯,终于绕到台儿沟脚下,然后钻进幽暗的隧道,冲向又一道山梁,朝着神秘的远方奔去。”
这是著名作家铁凝 《哦,香雪》里的一段描写。这篇小说以北方小山村台儿沟为背景,描写了每天只停留一分钟的火车,给一向宁静的山村生活带来的波澜。主人公香雪以40个鸡蛋和走15公里艰难山路的代价,从火车上换来一个她向往已久的泡沫塑料铅笔盒。在这里,火车寄托了闭塞山村的少女纯真执着的追求,承载着她对现代都市文明的美好向往。
法国的圣埃克絮佩里是一名飞行员,更是一位特立独行的作家。在其久负盛名的童话 《小王子》里,他通过对现代种种病态人生的讽刺,表达了一种失落与寻找的深沉痛苦,即童年的梦想无法连接成人的现实。每次参观完一个星球,小王子的感受总是: “这些大人太奇怪了。”有一天,他遇到了铁路上的扳道工,惊奇于人们坐着火车不停地匆匆来去。扳道工告诉他,人们都不满意身处的地方,所以要满世界寻找。小王子说,只有孩子知道他们寻找什么。那朵象征纯真与爱的玫瑰花,人们最终能找到吗?它也许会在欲望与盲目的寻找中慢慢凋零、枯萎。
最初的火车,有喷薄而出的巨大白色蒸汽,有嘹亮高亢的汽笛。火车那风驰电掣般的速度,锃亮的、伸向远方的铁轨,无不给人以强烈的视觉震撼。享誉世界的动漫大师宫崎骏,自小就受到火车的影响,因而在其动漫作品里,火车以不同形式频繁出现。可以说,宫崎骏有着浓郁的火车情结。
《千与千寻》中,碧蓝天空之下,驶过茫茫大海的火车,在海水中缓缓前进,浪花四溅。千寻和无面人安静地坐在座位上,去沼底寻找挽救小白龙的方法,而其他乘客仿佛只是一个个影子。他们无比安静地上车,下车,或者等候自己的那一趟列车。火车把人们带进一个奇幻的异世界之中。火车上的千寻,望着窗外的大海和村庄,眼神里充满了坚定。此时的千寻,已不再是那个懦弱、缺乏勇气、做事畏手畏脚的小女孩。她终于战胜了自身弱点,拥有了拯救和帮助别人的心量。在这里,火车见证了一种特殊环境下的成长。
被誉为 “日本童话之父” “日本的安徒生”的小川未明,其童话 《受伤的铁轨与月亮》,讲述了一个受伤铁轨的故事。
火车车轮将铁轨擦伤了,一向坚强的铁轨在哭泣。月亮好不容易找到了停靠在车站的火车,发现它也是闷闷不乐。因为火车每天运送着沉重的货物,车轮也坏了。月亮责备的话说不出,就追着货物来到了港口。沉重的箱子说: “我们也不知道要被运到哪里去,离开故乡之后,被装上火车走了很久,又要在茫茫大海上漂泊了。”铁轨受伤,到底是谁的错?月亮最后想看看人的情形。它透过深夜的玻璃窗,看到了一个人类的婴儿在冲着它微笑。在这里,火车的形象伴随着月亮的追问,让我们认识到生活与苦难的某种根源以及对爱与奉献的悲悯与礼赞。
日本最伟大的幻想文学作家宫泽贤治,自然也对火车情有独钟。他在童话集 《要求太多的餐馆》序言里就写道: “我讲述的这些故事,都是树林、原野、铁道线、彩虹和月光赋予我的。”他的 《银河铁道之夜》不仅让读者领略到银河系的壮观与美丽,而且让我们读到一个男孩搭上银河列车所遇到的奇人异事,充满着奇幻的美丽与忧伤。
《银河铁道之夜》讲的是一个名叫焦班尼的男孩,有一天在山丘上睡着了,梦中搭乘一趟开往天国的银河铁道列车,和班上他最喜欢的男孩柯贝内拉一起来到了天国。它的主题是对死亡与幸福的严肃思考。焦班尼的银河之旅,可以看作是一趟寻找人类真正幸福之旅。在这里,火车以及它那延伸到无限的长长轨道,宛若不尽的悠悠时光,你不知道它开往何方,你只是任它载着你驶往茫茫宇宙,最终成为那里的一颗颗星星。
火车牵引着无数人的目光,它为什么有如此的魅力?比较一下,汽车显得太孤单太小了,而且没有方向感。飞机又太高太快,几乎没有风景可言。只有火车有足够的空间,可以让人安心地欣赏沿途风景。火车车窗,则像一个个风景切片,火车经过的事物,都成为眼中的风景。
在孩子眼中,火车庞大的身躯值得信赖,它远行与归来的奔波身影给人抚慰,它雄赳赳、气昂昂行进的姿态又令人鼓舞。火车有固定的轨道,自然不会有丝毫偏离。火车有守约的时间,能给人稳重与踏实的依靠。中外儿童文学青睐火车形象,无论童话、小说、幻想故事,你都能隐隐约约听到火车的汽笛,捕捉到它由远而近或渐行渐远的隆隆轮声。
岁月是一列永不回头的火车,我们每个人都是火车上的旅客,相对于无尽的时间长河,我们其实是生活在一个个瞬间里,就像火车倏然经过时的惊鸿一瞥。然而,当现实的火车闯入视野的时候,我们的心依然会充满惊喜、诗意与期待,还有无数关于成长与远方的梦。因为,我们都曾经是个孩子,都曾有过那最美好最纯真的童年时光。
免责声明:本网站所刊载信息,不代表本站观点。所转载内容之原创性、真实性、完整性、及时性本站不作任何保证或承诺,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自行核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