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时候,我最崇拜的人就是警察。当在大街上看到警察时,我对他们充满崇敬,好像他们的警服在人群中闪着“光芒”。慢慢长大,看到新闻报道里立功受奖的警察,看到电影里侦查破案的警察,我自己越来越想成为一名人民警察。

但是,随着大学专业选择中的不断衡量和偏差,我学习了与公安民警没有什么关系的英语专业。在对自己不能成为人民警察的失望中,我的警察梦也渐渐磨灭,并且慢慢接受现实,准备从事与英语教育相关的工作。然而,研究生毕业之后,在寻找工作机会的过程中,我看到2015呼和浩特铁路公安局竟然有英语专业的名额,并且各项招录条件我均符合。那一瞬间,我那个看似破灭的警察梦又有机会变为现实。

为了梦想成真,为了变成一名人民警察,为了穿上那一身散发着光芒的警服,我下定决心为之一搏。在备考的日子里,我怀揣着甜美的警察梦,认真努力学习。参加招录考试时,虽然紧张。但想到有可能成为一名人民警察时,内心无比兴奋。当放榜的那天,在忐忑中打开了面试名单。看到自己名字的那一刻,欢呼雀跃,激动到一夜无眠。在后续的日子里,我努力通过面试,顺利完成体检,拼力参加体能测试。看到拟录用名单的时候,激动得好像飞上了天。想到能够穿上闪着“光芒”的警服,从事公安工作,我内心充满了对这一次机会的感激,也感谢当时认真努力备考的自己。

因为热爱警察这一职业,所以在平时的新闻报道中,常常看些与人民警察相关的新闻事件。在2015年5月2日,黑龙江庆安县火车站发生了一起庆安枪击案。这一案件将人民警察置于了社会舆论的风口浪尖上。很多群众对于民警李乐斌的击毙行为存在质疑,从而对民警的执法工作抱有强烈不满。在后续的调查工作结束后,调查组还给了李乐斌“清白”,断定他的行为属于正常执法,这等于还给了民警这个群体一个“清白”。然而,为什么一个民警的正常执法会遭受舆论各方面的质疑?这需要每一个民警认真思考。

在和平时期,警察成为高危职业。“时时有流血,天天有牺牲”是公安民警工作生活的真实写照。2015年6月9日,河北肃宁县发生了特大枪击案。一名村民持一把双管猎枪对其他村民开枪行凶。在抓捕犯罪嫌疑人的工程中,肃宁县公安局政委在内的两名干警牺牲。近年来,造成公安民警牺牲的类似事件不断发生。群众对于牺牲的民警抱有感激之情和崇高的敬意。为什么群众对公安民警有着“双重判断”?这更值得每一个民警深刻反省。

呼和浩特铁路公安局呼和公安处组织我们新一批的警察在中国与蒙古交界处的国门宣誓。面对国门,面对815界碑,穿着警服,举着右拳,我觉得我和周围同样穿着警服的小伙伴们都闪着“光芒”。大声地宣读着誓词,我明白了,并不是警服可以发光,而是每一位公安民警的服务人民群众的精神和勇于奉献自身的勇气,使得他们浑身散发着英气光芒。在面对群众的时候,热心服务,细心讲解,耐心劝导;在面对违法分子的时候,严肃认真公正文明执法,绝不心软。我相信通过每一位公安民警的努力,我们的警察队伍一定能够和人民和谐相处,能够得到人民的理解和认同;也能够打击违法犯罪分子,保障社会安定、人民幸福。

来到祖国的边疆——二连浩特,来到铁警成长的摇篮——二连车站派出所,我即将工作岗位上度过每一个充实的日夜。我为我成为一名人民警察而欣喜,更为我是一名国门卫士而自豪。遥看国门,想象着自己警察生涯中的无限可能,但是我肯定的是,我愿意用我的青春书写忠诚,愿意用我的青春让警服散发特有的“光芒”!

1.JPG