成龙
图一为大秦风采 安铁坚 摄
图二文学队伍赴大西高铁采风。
图三文学作者深入大秦工区采风。
10年,对大秦铁路的文学作者们来说,是踏着轨枕一样的横格,一行又一行走过的——这是一段背负着黄土文明,沿着亘古长城与绵延燕山起伏蜿蜒、隔山探海,直至拥抱海洋文化的耕耘历程。于是,这支钟情于文学创作的大秦铁路队伍最终寻觅到了属于自己的文学宝藏。
太原铁路局管内东达广阔渤海,西抵大唐长安,南贯尧舜古都,北依峰峦燕山,担负着全国六大电网、五大发电公司、380多家主要发电厂、十大钢铁公司和6000多家企业生产运煤和民用煤、出口煤的运输任务,拥有大秦、侯月两条世界先进的重载煤运通道,以及太中银、石太、南北同蒲铁路和石太高铁、大西高铁等客运干 (支)线。全局拥有职工近12万人。路局文联下属有文学、摄影、书法、美术、集邮、音乐舞蹈、电视艺术和奇石收藏等9个艺术协会。2005年以来,随着大秦、侯月铁路连创世界铁路重载纪录,太原局各级组织在确保铁路安全运输的过程中,重视企业文化的发展与培植,充分发挥“铁路文联是联系职工、家属不可替代的纽带”作用,成立专职部门,创办文艺季刊,定期组织各主题的文艺创作座谈会 (笔会),使得大秦铁路的文艺队伍既是增运增量的参与者,更是亲历抢运抢卸的记录者。
近年来,太原局文联有计划、有针对性地举办创作笔会,先后邀请中国铁路文联、中国铁路作家协会的才凡、李志强、刘惠强等作家亲临授艺,让文学作者开拓了创作思路,增强了创作自信心,先后涌现出李金桃、林小静、庞晓昆、孟志平、支天瑞和郭保安等一批作品具有大秦铁路特色的小说作者。特别是林小静创作的长篇小说 《静静的桑干河》,以女性作者的视角,讴歌了被中组部命名为 “全国先进基层党组织”的大同工务段王家湾线路车间的工务职工“负重争先、勇于超越”的大秦铁路精神。 《静静的桑干河》正式出版发行后,在路内外得到广泛好评。报告文学独具的新闻性、真实性与文学性,决定了它无愧于 “新闻轻骑兵”的美誉。纵观10年来大秦铁路报告文学的创作,广大业余作家时刻追踪 “大铁路”的发展趋势,关注 “小家庭”的亲情细节,结合中国铁路总公司和太原局的中心工作,利用业余时间,进工区、访家庭,用饱蘸激情的笔墨,在作品中记录下无数优秀共产党员、劳动模范和先进人物的感人事迹与催人泪下的人生五味。柴灿让,一个工作在机务系统的党群干部,用他对火车司机熟悉而敬畏的情愫,采访、撰写了报告文学 《三万吨主控司机景生启》。作品发表后,让世人不仅读懂了一个创造中国铁路重载牵引纪录的火车司机的内心世界,而且让人们感受到景生启这名共产党员刻苦钻研机车操纵技术的敬业精神。林小静的《青春与梦想齐飞扬》,谱写了一曲年轻女技师王晓睿在高铁时代放飞青春理想的 “青春之歌”。施玉萍的 《创先争优潮涌湖辆》,展示了担负大秦线车辆检修任务的湖东车辆段党组织发挥战斗堡垒作用,精检细修、节支降耗的主人翁情怀。曹建祥的 《大秦线上 “特种兵”》用细腻的笔触再现了 “全国工人先锋号”秦皇岛西工务段女子探伤班姐妹们的坚韧与柔情。崔宏的 《桑干河畔动人的歌谣》、奚跃军的 《大秦线上 “驯虎人”》以及郭保安的 《千里大秦党旗红》《大秦神韵》 《大秦魂》和 《春风染绿大秦线》……这些颇具大秦铁路特色的报告文学,无不用翔实的数据和生动的现场描写,真实还原了无数共产党员和干部职工不负重托、不辱使命的崇高信念……那些生动鲜活、催人奋进、无私奉献的职工群像,诠释了大秦铁路人保安全、保畅通的精神追求与职业担当。
散文,以它长短皆宜、直抒胸臆的文体特质,为大秦铁路文学提供了又一个鲜花盛开的苗圃。俞伦,笔耕不辍,精品迭出,先后创作的 “人生系列”散文,哲理深邃,知识丰富,情景交融,温婉抒怀。 《大道人生——写给王家湾工务兄弟们》催人奋进; 《留白人生》豁达谦恭; 《高贵人生》中的荣辱不惊给人以启示。回望“人生系列”中的 《读书人生》《意境人生》 《沉潜人生》《大爱人生》 《儿女人生》等,给读者以人生坐标的定位、夜航灯塔的引领、亲情关爱的抚慰。太原局一大批业余作家和文学爱好者、站段领导和职工、家属们,坚持 “我手写我心”的散文创作理念,创作出无数散文精品,其中有武志强的 《火车站》、康为清的 《过了长城是口外》、李永娥的《西山上下》、栗俊青的《婆婆》和怀远的 《大秦梦中国梦》、刘建波的 《我的父亲》、史文琦的 《放下镐把子拿起笔杆子》以及毛维栋的 《我记忆中的山西铁路六十年》、姚叔平的 《路徽你是我们永远的光荣》,甚至还有调离铁路工作的何其山的 《高德美操永镌心间》……这一篇篇 “铁味儿”浓郁、饱含人间真善美的散文作品,抒发了作者对铁路事业的衷情,高扬了人性的大美与大爱。
李伟,一个在诗坛上默默耕耘30余载的 “诗夫”,以他特有的悲悯和敏感,将他出生的晋南村落用 “诗化”的感悟、联想和记忆统领起来,让读者体悟到《故乡纪事》的浓浓乡情。还有毕雪琳的组诗 《燕山腹地的明珠》、杨光圣的组诗 《王家湾档案》、田建欣的组诗《我的工厂,我是你掌心的记忆》……这些大秦铁路的诗人,用精粹的语言与词汇,铺展了一幅大秦铁路的壮丽景观。
高尔基说,文学就是人学。铁路人有铁路人的文学。蓦然回首,大秦铁路文学已经走过十载春秋,尽管他们的笔力略显稚嫩,但他们已经在中国铁路的发展史上书就了一幅 “人文关怀”的画卷。今天,大秦铁路的文学作者们,仍然以永不自满的情怀,锁定大秦铁路这座文学宝藏,坚守执着、笔耕不辍,为中国铁路文学的发展默默耕耘。
本文图片除署名外均由成龙提供
免责声明:本网站所刊载信息,不代表本站观点。所转载内容之原创性、真实性、完整性、及时性本站不作任何保证或承诺,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自行核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