周末,我们一家三口回老公的老家过。四世一堂,一岁八个月大的儿子跟着电视学《小苹果》跳舞,卖萌、搞怪的动作惹人发笑,幸福的笑容洋溢在每个人的脸上。
“妈妈,臭臭……”突然间,儿子拉着我的衣角,指着老婆婆说道。笑声嘎然而止,只见老婆婆红着脸低着头不安的坐在藤椅上,公公和老公赶紧上前扶她去房间换洗。
今年,老公公和老婆婆都是九十二岁高龄的老人。自前年冬天老婆婆大病一场,时而糊涂、时而清楚,大小便不能自理。
不一会儿,老公端着一盆脏衣服出来,我接过来往水池走去。一阵刺鼻的臭味迎面扑来,顿时胃里一阵翻滚,我非常难受,用手捂着鼻子。
“放在那儿吧,我来洗。”公公从我背后走过来。
“没事,爸。”我红着脸,有点不好意思。仔细想一想,平时不管儿子的衣服多脏、多臭,哪怕是用手接他的臭臭,在妈妈我的眼里,好像那不是臭臭而是黄金似地,浑然不在意那难闻的味道,更没有什么不舒服。难道就因为他是我生的、我儿子?那奶奶呢,我的长辈,在身体好的时候,为我们做一日三餐,力所能及的操持着家务。记得我怀孕时,有次问我想吃什么,我告诉她想吃烙饼。那天非常的热,九十岁高龄的奶奶和面、揉面、擀面……汗流浃背的忙了一下午就为了晚餐时我能吃上她做的烙饼,结果第二天中暑了起不来床。
记得前几天看到一则新闻:一位留守老人病危,打电话给在外地打工的儿子让其回家,儿子回来后看见老人没事,儿子对老人说:“爸,这次回来我只请了七天假,已经过去三天,你还没死,我回去怎么交差?”没想到当天晚上老人自杀身亡,儿子赶紧办完丧事回工作地上班去了。
看完后,我哭了。虽然这则新闻说的是一些个例极端现象,但年轻的我们远离父母在外工作,一年到头很少回家看看、陪陪日渐衰老的父母亲,有点空闲还想休息一下,基本上都是给父母一个问候电话就完事了。即使回到家,父母也不让我们干什么,说的最多一句话就是:“在外忙了一年了,回家了,就好好休息!”是啊,作为父母,养儿育女,辛苦操劳一辈子,只希望儿女过得好就行,不愿自己成为儿女的负担,拖累儿女。
现在我也做父母了,围绕着儿子的吃喝拉撒忙前忙后,时刻都在关注着他,生怕有丝毫差池,只有在他睡着的时候能闲下来做自己想做的事。有时端详他满足的睡颜,我觉得这一切都值得,感谢上帝赐予我们最宝贵的礼物。
静下心来,我仔细想一想:对待孩子,我用尽自己的心血来养育和教育他;对待父母,我回报给他们的不及他们付出的一二,甚至还要求他们多帮我带带孩子,自己多休息一会儿,认为老人帮我们带孩子是天经地义的事,应该做的,这是多么自私、愚蠢的想法!他们把我养育成人,教我如何做人,供我读书明理,已经尽自己最大的能力去践行着父母的责任,怎能还要求他们为我做更多呢!
也许我更应该好好向公公学习,学习怎样做好一名子女。公公今年五十八岁了,一名平凡无闻的铁路职工,但在整个庄子里却是顶顶有名的大孝子。上班地离家有六十多公里的路程,不管严冬酷暑、刮风下雨,每个周五的下班点,他骑着摩托车风尘仆仆往家赶,只为了多陪陪高龄的双亲。老婆婆卧床后,他主动放弃机关工作去现场,这样可以上两天班休息两天,有更多的时间呆在家里。一回家先进老婆婆的卧室,帮老婆婆清洗身体,换上干净的衣服和被褥。天气好的话,公公抱着老婆婆到院子里坐坐,二话不说,卷起袖子开始洗脏衣褥。老婆婆清醒的时候拒绝吃药,公公捧着药碗跪在她面前,轻声地说:“妈,你知道吗?我的同事都羡慕我,因为我的父母都健在,我有机会做一个儿子应该做的事,我很幸福!”
是啊,父母在我们身边的时候,我们作为子女应该好好珍惜机会,没空回家多打打电话,有空多回家陪陪他们。哪怕帮他们倒一杯开水、修一次指甲、洗一件衣服,聊天观念不同时少说两句,多一些暖心的话语……他们会心满意足,不会觉得孤独和寂寞。等到将来他们不在时,我们回想时,没有那么多的如果,没有那么多的遗憾,没有那么多的悔恨!
“婆婆,给,吃!”儿子把手里的小馒头递给老婆婆,呵呵笑起来。也许不经意间我们小举动感染了孩子,他也在学习和模仿我们大人善待老人。也许等我们老了,他也会善待我们!
免责声明:本网站所刊载信息,不代表本站观点。所转载内容之原创性、真实性、完整性、及时性本站不作任何保证或承诺,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自行核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