徐宜发

2009年开工建设的兰新铁路第二双线施工进入紧张施工阶段,被誉为 “中原铁军”的中国中铁电气化局集团郑州三公司承担着位于祁连山区的170多公里线路高压供电设备的安装施工任务。冬去春来,日复一日,这支特别能打硬仗的队伍,正在这里创造又一个人间奇迹。

祁连山,自古以来被人们誉为“天之山”,山顶积雪终年不化,一片白茫茫。郑州三公司承建的干柴滩牵引变电所位于祁连山半山腰,这里海拔3545米,高寒缺氧,全年平均温度零下5摄氏度,每年6月解冻,9月结冰,空气中的含氧量最高才70%,工作环境十分恶劣。我们的建设大军在这个连小鸟都飞不上去的地方,挑战极限建成了一座现代化的330千伏变电所,把高压电源源不断地送往铁路线,保证大动脉畅通无阻。

刚过 “头伏”,我国许多地方出现了40摄氏度甚至更高气温的极端天气。6点半钟,我们乘汽车从西宁出发向施工现场驶去。

沿途绿树葱葱,漫山遍野金黄色的油菜花把大地装点得格外美丽。我真没有想到这个时候来到青海,会赶上油菜花开的季节,比中原的油菜花迟到了3个多月。门源县境内的油菜花更是壮观,上万亩金灿灿的油菜花迎来八方宾朋。同行的中铁电气化局集团青藏铁路指挥部指挥长任双喜自豪地说,现在的青海不再是荒凉的青藏高原,蓝天白云,满眼翠绿,这个季节三天两头下雨,生态环境大为改善,万物复苏,充满生机。刚过花甲之年的任双喜是西北汉子,他16岁那年,我国电气化铁路快速发展,中铁电气化局集团急剧扩充,这个陕西省扶风县的农村小伙儿带着他那美丽的梦想走进了铁路。40多年来,他从一个普通工人一步步走上领导岗位,带领他的伙伴们走南闯北,汗水洒遍了大江南北。2004年青藏铁路建设进入攻坚阶段,他从中原大地急匆匆来到青藏高原,在西宁至拉萨1800多公里的高原铁路线上爬冰卧雪、跨河钻山,产生了浓浓的高原情结。他爱这里的皑皑雪山,爱这里的风土人情,爱这里的一草一木。

我们的汽车在风雨中穿行,车内GPS定位器海拔高度数字显示不断变化,慢慢从2200米上升到3700米,前面就是祁连山脉的达坂山公路隧道,没有过往车辆,没有行人穿越,洞口标识牌上标有 “海拔3792.75米”的字样,任双喜招呼司机小方停车。我明白,他是要让我们下车亲身感受这里的滋味。雨在淅淅沥沥下个不停,一件短袖衣怎么也抵御不了袭来的凉意,我不由自主地打了个寒颤。在隧道口照完相后,我赶紧钻进车里。此时,室外温度只有9摄氏度。若干年后,这张照片一定会让我再次想起这里的一切。

穿过达坂山隧道不多时,我们的汽车进入了施工便道。汽车在泥泞的小道上行驶,我们已经看到了耸立在祁连山上的干柴滩牵引变电所。

变电所里的4台变压器整齐排列,避雷器、断路器等都一一安装到位,高压输电线路连接着高压线塔伸向远方。室内设备交流屏、馈线屏、电池屏和馈线保护控制屏等正在接线安装,即将进入调试阶段。

干柴滩牵引变电所的工长叫魏孟洋。今年25岁的小魏已有6年的工作经历,并成为了施工队伍中的一名骨干。2012年,他带领15名伙伴到白俄罗斯干了8个月,建成了一座牵引变电所。去年,他接到建设祁连山干柴滩牵引变电所任务时,什么也没说,拿着图纸便来到了这荒无人烟地方。

2013年6月26日是干柴滩牵引变电所动工建设的日子。那时,没的喝、没的吃、没的住。小魏带领伙伴们先搭起了帐篷,每天派人到几里地外的另一家打有水井的工程单位取水。最难熬的是夜晚,小魏和伙计们都没有领教过高原缺氧的滋味。晚上,大家躺在地铺上翻来覆去睡不着,好不容易睡着了,却都在做梦。半个多月后,他们才适应高原生活。

工程施工一环套一环,紧张而忙碌。在海拔3500多米的干柴滩,每年正常的施工期仅有百天,6月、7月、8月为施工黄金期,进入9月便会出现霜冻。小魏把冰冻期不能干的活提前安排,4台变压器基座和变电机房基础部分在冰冻期到来之前干完。4台330千伏变压器来自新疆昌吉,乘坐平板运输汽车长途跋涉一路风尘,来到干柴滩距变电所不远处,再也走不动了,他们只得用千斤顶垫枕木、铺钢轨,然后再套上钢丝绳让4台庞然大物一步步向变电所移动。走这段几十米路程所用的时间,远远超过了昌吉到干柴滩汽车运行的时间。

变压器到位了,变电房也快建成了,年根儿就到了,魏孟洋体重却轻了10多斤。过小年那天,家里人给小魏打来电话,说他老大不小了,邻居大妈做媒,让他过年回家相亲。魏孟洋满怀喜悦回到河南豫西农村。女方听说小魏工作在青藏高原常年见不到人影的地方,利利索索来了句 “不同意”,站起来走了。小魏也没有多说,二人就 “拜拜”了。他知道婚姻是两个人的事,强扭的瓜不甜。过了年赶紧回到干柴滩工地,这里才是他心中的牵挂。

季节的变换从不顾及人间的疾苦。室外电缆沟及各种管沟的施工只能在祁连山的冰冻期进行,一台台挖掘机像是着了魔一样,开足马力硬是“啃”不出一点痕迹。工期不等人,魏孟洋想出了一个点子,到牧民家里买来干羊粪,用最原始 “农耕火种”的办法,点燃羊粪化解冻土,再用挖掘机一点点掘进。他们就是这样,完成了一条条电缆沟和管沟的施工任务,让牵引变电所供电设备如期安装。

不经历风雨怎么见彩虹!人一生中最光辉灿烂的就是青春时代。在这个时候一定要做一些有意义的事情。小魏和他的伙伴们做到了。

有祁连山做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