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志鹏
上中学后,学校门口每天都有好几个挑着担子卖苦荞凉粉的人,每个人的周围都能聚拢起一群爱吃苦荞凉粉的学生。尤其是夏天,那些暑热,在吃过一碗苦荞凉粉之后,就像冲了个凉水澡,彻头彻尾的清爽。中学毕业后,我去了外地读书,每次回家做的第一件事,就是跑去吃苦荞凉粉。随着时代发展,苦荞凉粉由两角钱涨到了五角钱,再后来变成了一元钱,可这丝毫不影响人们对它的喜爱。由于县城的规划,那些走街串巷挑着担子卖苦荞凉粉的人少了,取而代之的是一个个干净卫生的苦荞凉粉店。
在离火车站不远的地方,有家名叫茂盛的苦荞凉粉店。这家店在铁路附近小有名气。南来北往的人,总爱来这里吃碗苦荞凉粉,然后再买些带给亲朋好友。于是,茂盛的苦荞凉粉,就乘着火车,下太原、上北京,生意也日渐红火起来。有生意人发现了其中的商机,筹划着在外地也开个苦荞凉粉店,可是当苦荞凉粉做出来后,却粘在了一起,没了口感。生意人屡次不成功,冥思苦想不得其解。后来生意人试着从县城带回来一桶水,按照要领方法做出来,苦荞凉粉的口感和香味就都全了。这时,生意人一拍脑袋恍然大悟——这苦荞面是有灵性的呵,走远了,它就要使性子。
于是,茂盛的凉粉店依旧红红火火。这里的苦荞凉粉,依旧乘着火车下太原,上北京。
每次回家,总要跑到茂盛店里吃碗苦荞凉粉。茂盛操着一口浓重的方言,年龄六十上下。他习惯笑呵呵地边甩着腕子划凉粉,边和客人聊天。那些墨绿色的碟状苦荞凉粉,经他的手划成条状,再浇上些汤料,就立刻鲜活了,像见到水的鱼,在客人的味觉里活蹦乱跳。即便是再愚钝的客人,吃过一碗苦荞凉粉后,都会赞叹着: “好吃,好吃,先苦后甜,回味无穷啊!”
人们说,茂盛现在每天的纯利润至少有三四百元,一年下来不少挣呢。可是去过茂盛家的人说,其实这钱挣得不容易。每天晚上他都要把第二天卖的凉粉加工出来,还要把一大锅汤汁都熬好。他的时间几乎都给了苦荞凉粉。他总是乐呵呵地面对着那些来吃苦荞凉粉的客人,把那些零碎的钱接过来,随意地扔在身边的纸盒子里,高兴时甚至还会和客人开个玩笑。他最终成了火车站一带的名人——有人特意开车从县城来吃他的凉粉,走的时候还要大包小包带上不少。
这次回家,去茂盛店里吃苦荞凉粉的时候,惊讶地发现换人了。原来,在几个月前,茂盛突发脑出血离世了。我不禁想起了茂盛那甩动的手腕,想起了经他调制出的汤料,想起那一条条被他梳理整齐的碟状苦荞凉粉……
茂盛大半生的时间都是在荞香中度过的,他用一双手和一个笑脸让他的名字像荞香般溢满街头。
免责声明:本网站所刊载信息,不代表本站观点。所转载内容之原创性、真实性、完整性、及时性本站不作任何保证或承诺,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自行核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