因有了1935年9月那次幸遇,甘肃哈达铺成为红军长征路上的加油站。当我们进入哈达铺时,在历史上曾有"陇南商贸重镇"之称的小镇已没有往日的繁华。我们眼前更多的是土坯房,感受更深的是宁静和安详。置身于哈达铺,看着穿梭的人群和身着红军服装的纪念馆讲解员,聆听红军故事,仿佛时光倒流,65年前的场景一幕幕展现在我的眼前。我们决定在
"长征第一街"哈达铺进行一次红色"盗梦"。
在国务院公布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时称"哈达铺是决定中国工农红军长征命运的重要决策地","红军北上的里程碑",哈达铺以其特殊的地位名载中国革命的史册。我们走进哈达铺,就是让我们走进历史,走进的是那段65年前令人永远难忘的红色记忆......
哈达铺与长征
甘肃是一个具有红色革命传统的地方:1936年10月,中国工农红军就是在甘肃会宁胜利回师,为二万五千里长征划上了圆满的句号。如果不抽空去一趟"中国工农红军长征第一街"陇南市宕昌县哈达铺,实在不能不说是一种遗憾。
哈达铺是宕昌县的一个小镇,距县城只有36公里,国道212线(兰州----重庆)穿镇而过。初听哈达铺以为是藏族聚居区,到来才知道这里并没有藏族,也没有买哈达的铺子,是个汉族、回族混居的小镇。原名哈塔川,自古是甘川道上的一个商贸重镇和军事要冲。三国时为"阴平古道",明朝在此设铺,"哈达铺"的名字沿用至今。正是这座小镇,被称之为红军长征的里程碑,成为万里长征的转折点,红军长征的"加油站"。
1935年9月17日拂晓,红军攻克天险腊子口后,先头部队于9月18日到达哈达铺,尽管只是甘肃南部一个汉族聚居的小镇,红军却像是到家了,他们爬雪山,过草地,穿越了陌生的藏族地区,现在终于回到了汉族同胞中间,这里的人长得和他们一样,语言也一样,感觉上就像回到了家一样。在这里,每个战士都领到了两块银元。毛泽东说:大家都要吃好!大家也确实都吃得好,从来没有过的好!想想看,翻雪山过草地时只能吃野菜煮皮带,现在呢?每顿饭竟然有三荤两素,比过年吃得还好,这简直是天堂。以下是当年的物价:一毛钱买五个鸡蛋,五毛钱买100磅蔬菜,一块钱买五只鸡,两块钱买一只肥羊,五块钱买一头重达百磅的猪。而每个红军得到的是两块银元!至今,哈达铺仍保留着红军曾经住过的那条老街。当时,毛泽东就住在街上"义和昌"药铺的后院里。
刚刚走出消息闭塞的雪山草地后的红军四处搜集报纸。在离药铺不到20米的地方,我们见到了当年发现国民党报纸的邮政代办所------一间陈旧灰暗、只有小小几平方米的木结构老房子。当时全国各地的商人来哈达铺置业经商,在此可阅读到《大公报》、《民国日报》、《晋阳日报》等五六份报纸。在决定长征终点时,国民党的报纸出人意料地帮了大忙。
毛泽东找到各种旧报纸后,细细翻阅。意外地在《大公报》上看到关于红军在陕北的消息。毛泽东才知道,陕北有一支红军队伍,有一片苏维埃根据地,那就是刘志丹领导的红26军和徐海东领导的红25军。一个有关红军长征落脚点的重大问题终于获得了解决。9月22日上午,毛泽东立即召开了中央领导人会议,当日下午,又在"关帝庙"召开团以上干部会议,决定将一方面军的八千将士改编成"陕甘支队"北上。毛泽东在会上曾说,感谢国民党的报纸,为我们提供了陕北红军的比较详细的消息,那里不但有刘志丹的红军,还有徐海东的红军,还有根据地,首先要到陕北去。
如今,旧址的墙上悬挂着1935年8月1日、28日和9月2日、13日的天津《大公报》复印件。标题有《关中匪情》、《徐海东窜甘》等报道在一版赫然可见。据介绍,这份复印件的获得还破费周折。约在1993年,纪念馆通过甘肃省总工会与香港《大公报》报社联系,在报社资料库里找到了这几份旧报纸后,复印而得。
哈达铺的红色印记
今天,我们行走在这个小镇的街巷里,怀念着那段红色记忆,激动在心头油然而生,我们仿佛游走进1935年9月16日发生在天险腊子口的那场战役,以及1935年9月21日毛泽东率领红一方面军突破天险腊子口后来到达哈达铺的情景。我仿佛依然能够听到响彻在天险腊子口的枪声,仿佛依然能够看到毛泽东在哈达铺意外发现国民党"大公报"上关于陕北刘志丹的消息时的激动和狂喜,仿佛依然能够看到毛泽东和周恩来同志在哈达铺关帝庙召开红军团以上干部会议、对红军进行大整编和决定挺进陕北的情景,耳畔仿佛依然回响着肖华将军的著名诗篇"红军越岷山,哈达大整编。万里云和月,精兵存六千。导师指陕北,军行道花妍。革命靠路线,红星飞满天。"
小镇的街巷尽头,便是哈达铺红军长征纪念馆,该馆筹建于1978年,1981年10月被甘肃省人民政府公布为省级重点文物保护单位。1984以来,对几处主要旧址按原貌先后进行了恢复和维修。1985年10月正式建馆。1994年12月,哈达铺长征纪念馆被中共甘肃省委命名为全省爱国主义教育示范基地,2000年5月被甘肃省国防教育委员会命名为甘肃省国防教育基地,2001年6月被中共中央宣传部命名为全国爱国主义教育示范基地,2001年6月被国务院公布为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
哈达铺红军长征旧址座落在由382家店铺组成的一条长约1200多米的街道上,这是红军在长征途中走过的最长、保留当年原貌最完整的一条街。《经济日报》常务副总编辑罗开富在"党必须指挥枪"一文中称这条街为"中国工农红军长征第一街"。
毛泽东等中央领导人是在1935年9月21日抵达哈达铺的,他同张闻天住在一家叫"义和昌"药店后院的三间平房里,周恩来与其他领导同司令部一起住在"同善社"内。"义和昌"药铺地处上街,该药铺由三间北房和十一间南面临街铺面组成,均为平瓦房。
院子里面的北房为原建筑,中间正厅是当时中共中央办公室。院子里面有几株杏树,我们进去的时候,看到黄橙橙的杏儿挂满枝头,树下的草地上洒落了一层熟透了从树上落下的黄杏,我拾起一个剥开外皮尝了一下,香甜的味道直沁心房。
管理员打开了房门,左间是毛泽东住室,右间是张问天住室,中间是一间堂屋。外面房门中央上方悬挂着中共中央原总书记胡耀邦题写的"哈达铺纪念馆"匾额。
在"关帝庙"东南约100米处一处巷子里面有一个院子,这就是二方面军总指挥部及贺龙、任弼时住过的"张家大院"。
院子里面东、西、南三面房屋均是原有建筑,北房是按原貌恢复的三间二层木结构楼房,楼上是贺龙住室,楼下是任弼时、刘伯承、肖克、关向应住室;东厢房是李达住室;西厢房由警卫员居住。大门上挂着原红二万面军副总指挥肖克将军1995年题写的"红二方面军总指挥部旧址"匾额。
哈达铺是红军在甘肃省长征途中革命文物陈列最多,原貌保存最完整的一处故址。现馆内存有文物52件,其中国家一级文物1件,国家二级文物8件,国家三级文物14件。收藏胡耀邦、张震、肖克、杨成武、杨得志、张爱萍等7位上将、22位中将、77位少将为纪念馆题词手迹116幅,省军级领导题词30多件,国内知名人士题词100多幅,将军简历106篇,照片80多幅,哈达铺游击烈士生平简历20多篇。
无论是毛泽东张闻天居住过的已经矗立百年的"义和昌药铺",还是周恩来居住过的同善社,无论是发出过"向陕北进军"命令的关帝庙,还是那间狭小但充满神秘色彩的毛主席读到国民党《大公报》的乡邮所,还是红二方面军指挥部所在的张家大院和绵延千里的哈达铺老街,都在诉说着那段尘封的红色风云。
在红漆斑驳的门板上,在土砖砌成的墙面上,仍然可以看到"工农红军万岁"等充满革命激情的宣传语;打铁铺里,师傅们打铁动作娴熟依旧。
淳朴的哈达铺人
当我站在这个小镇时,惊讶于这里的不变。65年是个不小的时空跨度,虽然红军的脚步早已走远沉寂,我们国家早已进入高速发展的小康社会,可这里的脚步似乎停留在65年前,完固地保存着当年的原貌。环顾四周,群山静默,河水缓流,小镇还是那样喧闹,房屋还是那些低矮的木板黑瓦老屋,已考究不出建筑的年代,像一排排高龄老者饱经风霜,满面皱纹守候在街边,静观世间风云。
不变的还有这里百姓,一张张笑容就像自己慈祥的父母和亲切的兄弟姐妹。这些祖祖辈辈生活在这里的人们,善良、随和、热情,朴实,看见外面来的人,就会像亲人一样对待。那些大多穿着黑旧衣服的老人,满脸笑容地坐在自家的门口。如果你与他们交谈,他们会像年轻人一样腼腆,有时还会脸红红的兴奋不已。他们会操着生硬的普通话与你热情相聊。还有那些活泼可爱的孩子们,当我们拍照的时候,他们便会兴高采烈地围在我身边,好奇地问这问那。当我要找中央邮政局遗址时,那么多的人给我带路;可是那间房子居然就在街上,即没有栅栏将它隔离开,也没有看见有什么字迹的涂抹。这样好的就在路边安然伫立着,像身边无数的民居一般;平易而实在,甚至新旧都差不多,这就是乡亲们的保护,这就是乡亲们的怀念。
我从来没有见到在精神上这么富足的人,而这种富足绝对和钱没有关系;我从来没有和心底这么磊落的人打过交道,而这种磊落绝对和地位没有关系。哈达铺人,会让你觉得很温暖,很轻松。
每当这些并不遥远的往事在我的心中回荡时,我就无不为先驱们那种"乐于吃苦,不惧艰难、勇于战斗、无坚不摧、重于求实、独立自主、善于团结,顾全大局"的长征精神所强烈地撼动,无不为先驱们用鲜血和生命为我们开创的没有战火的温馨生活而由衷的感恩。
历史在前进,哈达铺也在悄悄地改变;今天的哈达铺,也多了一分现代与繁华的气息。除了那些古老的革命遗址,哈达铺街道两旁有很多铺面已经改造成为服装店、小百货店、移动话吧等现代服务设施;哈达铺小学的校舍显然新建不久,校门左侧"甘肃省两基示范点"在阳光下格外显眼,它的建成圆了哈达铺近百名孩子的上学梦,也因此成为哈达铺最美的房子。
梯田如织、层林如画,陇西大地到处生机勃发。改革开放的春风也吹进了哈达铺人的心窝里,他们的生活里融入了现代元素。很多年轻人穿上了时髦的西服和靴子。我们很欣慰,哈达铺已成为中国革命历史文化名镇,史称"红军长征,哈达铺报纸定方向"。可以说,提长征,基本上就会提及哈达铺,哈达铺已成全国著名的地方,也是宕昌旅游最知名的一个品牌。
哈达铺变了,变得现代和开放了;然而,哈达铺又没变,不变的是它的光荣历史和带给我们的回忆与思考,以及哈达铺人灵魂深处最本质、最美好的东西----耐劳与淳朴......(4000字)
旅游小贴士:
交通公交:从宕昌县城火车站有直达车,5元/人自驾:哈达铺是宕昌县的一个小镇,距县城只有36公里,国道212线(兰州----重庆)穿镇而过,走国道212线即可到达哈达铺会议旧址门票成人票:10元儿童票:5元其他优惠:一米二以下儿童免费哈达铺会议旧址开放时间开放时间:8:00至17:00补充说明:上午8:00至下午5:00
宕昌特色小吃:莜麦粥莜麦面红军馍荞面煎饼哈达铺狗肉
特产:哈达铺所在的陇南市是我国主要的中药材产地之一,甘肃出产地五大拳头药材中,有四大药材均以陇南为主产地,尤以"米仓红芪"、"文县纹党"、"宕昌当归"、"铨水大黄"因其量多质优而名列全国之冠。天麻、黄连、半夏、柴胡、杜仲、贝母、山茱萸、刺五加等都享有盛誉,均为大宗生产。当归、红芪、纹党、大黄、防党、野党荣获国家《出口商品荣誉证书》,饮誉全国、畅销世界。另外,既有北亚热带的柑桔、茶叶、油桐、棕榈、楠木、桉树、乌柏、无花果等,又有暖温带的花椒、核桃、苹果、石榴、板栗、猕猴桃等,还有高寒阴湿带的松、柏、云杉、冷杉等,形成了独具特色、郁郁葱葱的天然植物园。在这个植物园中,生长着不少我国特有的珍稀树种,具有很高的经济价值和科研价值。受国家重点保护的珍稀树种有银杏、红椿、连香、杜仲、水青、香果树、白皮松、铁坚杉、白豆杉、红豆杉、三角杉、紫玉兰、金钱槭、珙桐、香樟等,达52钟之多。两当县灵官峡林区生长着全国罕见的成片白皮松林,面积达2.7万亩。在茂密的森林群落、林间空地和高山草甸中,还生长繁衍着薇菜、蕨菜、刺嫩芽、猴头、香菇、银耳、黑木耳、羊肚菌、鸡油菌、牛肝菌、松口蘑、竹荪、虫草、灵芝等100多种山珍和食用菌类。
周边其他旅游景点:陇南西狭颂摩崖陇南文县尖山成县金莲洞风景区陇南徽县三滩陇南香山陇南漳县贵清山礼县祁山堡陇南鸡峰山
陇南灵宫峡陇南大堡子山遗址及墓群陇南杜甫草堂陇南白水江保护区武都千坝草原宕昌官鹅沟国家森林公园陇南文县天池陇南阳坝梅园沟
陇南龙神沟陇南武都万象洞陇南月亮峡陇南嘉陵江陇南宕昌哈达铺镇陇南泾川温泉
精品线路:1、兰州----漳县贵清山、遮阳山----宕昌官鹅沟----武都万象洞----文县天池----九寨沟2、西安/兰州----宝鸡/天水----成县西狭、鸡峰山(西和晚霞湖、礼县秦西垂陵园)----康县阳坝----武都万象洞----文县天池----九寨沟3、西安----宝鸡----两当云屏三峡----徽县三滩----成县西狭、鸡峰山----康县阳坝----武都万象洞----文县天池----九寨沟4、广元----文县----九寨沟
长线:1、兰州----宕昌哈达铺红军长征纪念馆、官鹅沟----武都万象洞----成县西狭颂、鸡峰山----西和仇池山、晚霞湖----礼县秦西垂陵园、武侯祠----天水麦积山2、陕西汉中----康县阳坝----成县西狭颂、鸡峰山、杜公祠----礼县秦西垂陵园、武侯祠----天水麦积山3、四川九寨沟----文县天池----武都万象洞----兰州/西安----宝鸡/汉中4、武都----冶力关风景区----夏河拉卜楞寺、桑科草原----则岔石林----郎木寺、黄龙、九寨沟5、武都----九寨沟----黄龙----弁尼沟
图片说明:
1、哈达铺红军长征纪念馆(伍振摄)
2、哈达铺红军长征纪念群雕(伍振摄)
3、哈达铺红军长征纪念碑(伍振摄)
4、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哈达铺红军长征旧址毛泽东、张闻天住室(伍振摄)
5、在哈达铺,向我们讲述历史的老人(伍振摄)
6、在哈达铺,65多年前的标语依稀可见(伍振摄)
7、哈达铺老街(伍振摄)
8、在哈达铺,两个小学生在学习65多年前的标语(伍振摄)
9、大门上挂着原红二万面军副总指挥肖克将军1995年题写的"红二方面军总指挥部旧址"匾额(伍振摄)
10、哈达铺纪念馆--毛泽东故居(伍振摄)
11、讲解员在介绍几张决定长征去向的《大公报》。
12、毛主席警卫员当年发现《大公报》的邮政代办所
13、红一方面军团以上干部会议会址"关帝庙"(伍振摄)
14、红一方面军团以上干部会议会址"关帝庙"(伍振摄)
15、"义和昌"药店后院的平房(伍振摄)
16、"义和昌"药店后院的平房左间是毛泽东住室,右间是张问天住室,中间是一间堂屋(伍振摄)
17、在"关帝庙"东南约100米处一处巷子里面有一个院子,这就是二方面军总指挥部及贺龙、任弼时住过的"张家大院"。
18、"张家大院"里面东、西、南三面房屋均是原有建筑,北房是按原貌恢复的三间二层木结构楼房,楼上是贺龙住室,楼下是任弼时、刘伯承、肖克、关向应住室;东厢房是李达住室;西厢房由警卫员居住
19、纯朴善良的哈达铺人(伍振摄)
免责声明:本网站所刊载信息,不代表本站观点。所转载内容之原创性、真实性、完整性、及时性本站不作任何保证或承诺,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自行核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