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天是:
您现在的位置首页 > 铁路职工

画家笔下的大路情——记大路山水画家段绪江

2017-08-13 23:06:16来源:用户投稿作者:董伟

第一次踏进职场,却是从绘画中开始了解企业的。

那是2015年的夏天,我刚从学校毕业就分配到中铁二十三局集团六公司机关报到,在入职培训时,我坐在第一排,一位部长在主席台前排就座,恰好与我正对面,那个时候我连他叫啥都不知道,但我心里默默地在猜,他一定是搞文字工作的吧,而且还很文艺。果不其然,期间他一直时不时抬头看我,每看一眼都会在笔记本上写些什么。我顿时就心慌了,再想,我挺规矩的,没做小动作,也没干其他的,不认识他,也没招惹他,他该不会对我有啥意见吧?正在我心里默默念叨的时候,他举起了他的笔记本,翻过来对向我,本上赫然出现三张已经画好了的头像,我明明看到中间那个人就是我,另外两人便是我左右两个新生。我顿时就惊呆了,不由的产生敬佩之心,我也知道这叫素描,但是速度如此之快连续画出三人,而且形象逼真,用的还是会议记录的签字笔,甚至一点涂改的痕迹都没有,一气呵成,惟妙惟肖。直到在随后的专题培训中,我才知道他叫段绪江,是公司党委工作部部长,擅长绘画、书法,爱好摄影,挺和蔼、挺文艺的一个人。不,应该是艺术家吧。

入职培训结束我就去了基层项目部,虽然见面的机会不多,但是由于平时工作的原因也跟他联系不少,向他请教一些工作上的事儿,他也会细心的指导。后来互相添加了QQ、微信,时不时看到他推出一系列关于企业建设相关的艺术作品,包含高速公路、铁路、桥梁、隧道等等,偶尔间在网上百度,以及看一些他的作品介绍,才得知他是重庆市美术家协会会员,也是中国铁建大路美术家协会的国画副秘书长,那个时候,我对大路画展、大路画派才有了更加深刻的认识。

他常说:在我们这个行业,每一位工程师都是艺术家,只是他们与我们表现艺术手法不同、展现的形式不同,筑路人打造的艺术品是建筑作品本身,是立体的,展示了充分的三度空间;是永恒的,是用心血和汗水浇灌的混凝土。而大路画展,我们用手中的画笔来再现他们的成果,把美丽洒向宣纸,是另一种艺术的表达,这样可以让更多的人看到他们的艰辛、他们的成就,这既是对大路建设者心灵的慰藉,也是大路艺术工作者的创作使命。

是啊,一位建筑行业的文化工作者,一位展现建筑艺术作品的大路山水画家,段绪江始终坚持用艺术的语言,不断表现筑路人的风采,反映筑路人的建设成就,他把深深的大路情怀藏在心底,却实实在在地走在一条坦荡的大路上,把大路人的生活描绘在宣纸上,一幅幅鲜活而生动的大路画卷时常展现在我们面前。

段绪江每到一处工地,都要尽心观察沿途的风景、风情,每到一处工地,都要和现场的施工人员唠一唠,把筑路者的风范和沿途的风景尽收眼底,正如古言“搜尽奇峰打草稿,胸中自有丘壑在”。

中铁二十三局集团刚组建时,段绪江受中国铁建大路画展的委托,于2004年5月份联系并落实了所有新成立局的美术力量,并于当年7月份通过《中国铁道建筑报》专题刊登了大路新人的美术专版。

为积极参加以“青藏铁路与中国铁建”为主题的第十三届大路画展,2004年9月,段绪江在集团工会的组织下到达海拔4300米的青藏高原燕青唐古拉山,他和同伴一道,在高寒缺氧、没有通信信号的铁路施工沿线来回奔波,每天早出晚归,坚持画速写,不到半个月,整个皮肤黑了一大圈,但随后表现青藏铁路建设的国画山水却洋溢在宣纸上,在不少的专业画展上受到好评,他创作的《天堑通途》获第十三届大路画展优秀奖。

2010年8月,在石武高速铁路施工大干之际,他一边工作,一边用随身的小本画工地速写,工余时间就在宿舍画工地情景,三个月下来,不仅收获了石武大干的宣传成果,也收获了石武建设的大路美术成果,他创作的《石武高铁赋》获得当年《中国铁道建筑报》年度优秀美术作品奖。

2017年3月,在新疆G30国道工程开工之日,在零下十一度的环境中,他偶然发现项目测量人员在标头插下竹竿后系下的红绳,虽不显眼,但在寒风中却展示了另一种风貌,那是通往祖国西部大门的新起点,那是一带一路建设的新路标,一个小小的标志,点燃了作者的创作灵感,一幅《新路标》跃然纸上。

好几次段绪江作为公司工作检查组的成员到我们基层检查指导工作,在空余时间他都会前往工地看一看,看看我们施工进度,走到某个位置他就会站着看几眼,说:要是在各个角度把这个桥画出来,搞点灵感,以形写神,又是一幅好作品。虽然我不懂艺术,也不懂绘画,但是能感觉到他对大路画的热爱,这是一种职业素质的体现吧。

几十年的筑路生涯,从脚踏实地的工作和生活环境中汲取营养,历练了他坚强的性格和丰富的人生阅历。无论是在艰苦的施工环境下,还是在事业的不懈追求中,段绪江始终没有放下手中的绘笔,用对绘画的挚爱,抒发对筑路人的赤诚之心和对生活的无限热爱。他对绘画的理解是客观的,他的创作观是从容的,平淡写实,却蕴含丰富,总是笔力千钧,却又流于自然,淡雅地体现在绘画之中。

段绪江说,他的所有作品,都是在工作之余完成的,没有专门的计划和流程,看到了便画、想到了便画。看到一座山、一座桥,就画几笔放在那里,想起一条穿山隧道,就绘成一幅装在脑海,过些日子再看,觉得还有意思,就留下。他的创作多是写给自己看的,都是在上不为功名、下不为富贵,意兴所至时偶然做成,试想他的创作过程是何等的恬淡和惬意,这也许是我们这些不懂艺术的人体会不到的一种朴素和超脱吧。

作为筑路人,工地上的工程建设依然默默的在奋斗,不断前行,为祖国的建设奉献热血汗水。当人们每每感受一条条铁路、公路干线快捷的时候,他们也在感叹江南江北工程之伟大、筑路人之辛苦,我们也欣慰地看到,还有不少人从不同角度,不同的艺术层面在讴歌建设、讴歌筑路人的生活。

我们生活在这个工程建设的世界,也许多年以后我们的工程建筑作品会被潮流和发展所替代,但是正是由于段绪江这样的大路画家,将我们的建筑作品用艺术形式展现出来,让更多的人了解到大路群体的文化生活,就像早已不复存在的阿房宫、铜雀台等历史建筑一样,其文化的影响同样被载入史册。

大路建设如此,大路画家亦然。

走小路,修大路,从铁道兵峥嵘岁月开始,一个英雄的群体开启了筑路者连接万水千山的风雨兼程。

以写实的手法、再现筑路风采,讴歌劳动之美,从改革开放的追风年代开始,一个艺术的群体开启了描绘大路之美的万般风情。

免责声明:本网站所刊载信息,不代表本站观点。所转载内容之原创性、真实性、完整性、及时性本站不作任何保证或承诺,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自行核实。

网友评论仅供其表达个人看法,并不表明本站立场。

铁路资讯

铁路风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