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天是:
您现在的位置首页 > 铁路文艺

从回荡的汽笛声中追寻铁路之爱

2019-02-28 08:44:07来源:用户投稿作者:铁路乘客

刘莉的《汽笛声声》是一部非常好看的小说,需要静下心来细细品鉴。汽笛声声中,一列列美丽的列车如电影镜头般在读者眼前闪过,一个个铁路人的故事放幻灯片似的向读者走来又远去。随后列车不见了,人也远去了,对于铁路欲说还休的旧梦却萦绕在脑海中……

《汽笛声声》近日由长江文艺出版社出版,约40万字。整部小说以京广线上前塘站的生活为底色,形象展示了滨江的铁路发展、变化历程。小说以父亲这名扎根小站的采石场医生和他的三个女儿小蓉、小艺、小楚的人生经历为主线,再现了半个世纪以来特别是改革开放40年来铁路的发展变化。特别通过对二女儿小艺一家人物命运的刻画和对耗子、猴子、胡三、汉桥等铁路职工跌宕起伏的命运描述,凸显了铁路职工工作的辛劳、丰富和有趣。通过这些人物的命运变迁,作者巧妙地把铁路发展的历程融入到寻常百姓具体感性、鲜活丰满的生存状态中,使小说既有感性饱满的血肉,又有昂扬向上的铁路特质。

小说时间跨度较大,从父亲抗美援朝、捍卫钢铁大动脉到高铁开进大别山、开进宜万线、开进京广高铁等重大历史事件,作者努力从百姓视角看待时代变迁,扎实而又生动地把半个世纪,特别是改革开放40年的铁路发展历程全部纳入自己的艺术视野,努力做到了叙事从容不迫、游刃有余,议论有张有弛、恰到好处。在这部小说里,那些迎来送往的站台、无限延伸的钢轨、静默站立的红绿信号灯,还有那些来来往往、穿梭不停的列车,都有讲不完的故事,见证着不一样的人生。在这方铁路的舞台上,主人公们演绎着不同的命运,运行着不同的轨迹,表现着独特的人性。那些悲喜交集的人生百态,必将唤起无数人内心的共鸣,唤起读者的感同身受。这些都奠定了这部小说的百姓视角、史诗品格。

难能可贵的是,作者以强大的叙述本领、典型的历史事件、鲜明的人物事迹揭示了铁路职工的精神特征。笔者记得黑格尔在论述史诗时曾经指出:“史诗提供给意识去领略的是对象本身所处的关系和所经历的事迹,这就是对象所处的情景及其发展的广阔图景,也是对象处在它们整个客观存在中的状态。”《汽笛声声》沿着铁路的史诗路径,讲述铁路人的典型事迹和独特故事,于平凡叙事中完成了铁路人宏大的精神构建。小说重点由对象所处的社会关系、典型事迹、情景及客观存在状态,催生出铁路人形象的种子、精神的特质,逐渐构建出枝繁叶茂的精神大树。小说从前塘站采石场过铁路“一站二看三通过”入手,展示了滨江、繁城铁路运输改革发展全过程,展示了中国铁路又好又快发展的宏伟画卷。小说不仅表现出铁路沿线来自五湖四海的铁路职工的风情画卷,更描写了铁路职工献身铁路事业、扎根偏僻地区、随遇而安、加班加点、无怨无悔的感人篇章。小说由小人物的命运入手,最终完成了铁路人恢宏的精神构建。

小说具有浓郁的地域特色和行业特点。无论从人物设计还是意象描写上,都有其鲜明的文化意识和价值体现。小说“铁味十足”,从铁路职工常见的通勤、蜗居、分离、陪读、添乘、跑车、接车等工作生活场景入手,从实际发生的身边人、身边事着墨,有春运的困境,有偏僻小区的艰难,有铁路职工的艰辛和无奈,还有高铁发展的骄傲和自豪,这些感人肺腑的典型事迹、典型案例于无形中完成了铁路史诗的构建,确立了这部小说坚挺的史诗品格。

小说在艺术表现形式上传统朴素。作者如话家常、娓娓道来的叙述彰显了深厚的艺术功底和严肃的创作态度。作为一名铁路作家,刘莉曾任中学教师、客运处职员,曾获得火车头奖章。刘莉对铁路工作和生活场景十分熟悉,好多素材对她而言都是信手拈来。正因为作者有宽广的铁路工作体验和生活经历,才更好地为小说注入了生命和活力。整部小说读起来流畅自然、酣畅淋漓。约40万字的作品,干净整洁、富有张力,充分显示了作者在叙事上的非凡能力,使这部小说成为描述铁路工作生活场景难得的长篇佳作。

上一篇:流动的红飘带
下一篇:奋进2019

免责声明:本网站所刊载信息,不代表本站观点。所转载内容之原创性、真实性、完整性、及时性本站不作任何保证或承诺,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自行核实。

网友评论仅供其表达个人看法,并不表明本站立场。

铁路资讯

铁路风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