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天是:
您现在的位置首页 > 铁路文艺

京张铁路车站站匾趣谈

2018-08-31 21:40:15来源:用户投稿作者:铁路乘客

匾额文化是中华民族特有的民俗文化之一,匾额文化历史悠久,源远流长。作为中国古代建筑的点睛之笔,匾额与人们的生活密不可分。在京张铁路青龙桥站,粉刷一新的站匾在阳光下熠熠生辉,让慕名而来的人们看到了百年老站的别样生机。相似形制的匾额同样也出现在京张铁路沿线每座车站的站房之上。

京张铁路全线通车时,正线共设车站13座,依次是广安门站、西直门站、清河站、沙河站、南口站、青龙桥站、康庄站、怀来站、沙城站、下花园站、宣化府站、沙岭子站、张家口站。每座车站的主站房中部上方都有一块石质站匾,每个站匾形式基本相仿,自右至左依次是题写时间、站名、题写人。

13座车站共有3个题写时间,分别是“光绪丙午夏季”“光绪戊申秋季”“宣统元年长夏”,分别代表了京张铁路分三段建设的建成时间。第一段从广安门至南口,建成于1906年,第二段从南口至下花园,建成于1908年,第三段从下花园至张家口,建成于1909年。

13座车站站匾题写人共有3位,广安门至南口段内5座车站题写人是陈昭常,青龙桥至下花园段内5座车站题写人是关冕钧,最后一段的3座车站题写人是詹天佑。

詹天佑正是主持修建京张铁路的总工程师,陈昭常和关冕钧二人同样是修建京张铁路的重要人物。陈昭常是广东新会人,清朝光绪年间进士,曾被授予翰林院庶吉士、散馆一等编修等职。1905年京张铁路开工建设初期,陈昭常任京张铁路局总办,1907年卸任。关冕钧生于广西梧州,与陈昭常是同科进士,曾担任翰林院编修等职。陈昭常离开京张铁路后,詹天佑由会办升任京张铁路总办兼总工程师,关冕钧则被任命为会办。

13座车站站匾的中间位置是站名所在,站名分上下两个部分,上部分是站名的繁体汉字,自右向左书写而成,下部分是站名的韦氏拼音,自左向右书写而成。韦氏拼音又称威妥玛氏音标,是清末至1958年汉语拼音方案公布前,中国和国际上流行的中文拼音方案。它曾被普遍用来拼写中国的人名、地名等,如将“北京”拼作“Peking”就是韦氏拼音拼法。至今仍有一些中文名词的英文译法保留了韦氏拼音拼写,如将“功夫”拼作“KUNG FU”,“太极”拼作“Tai-chi”等等。13座车站站匾中仅有一座较为特殊,那就是张家口站,张家口站站匾上并没有采用汉字“张家口”的韦氏拼音,而是标注为“KALGAN”。这是因为张家口在蒙语中称为“卡拉根”。由于张家口是中国北方重要的商品贸易集散地,“卡拉根”这个名字便随着蒙、俄等国的商人传播开去。

随着时间推移,京张铁路已历经百年岁月的洗礼。从这些车站站匾上,我们仍旧能够欣赏到京张铁路车站的百年辉煌,它们独特严谨的形制、苍劲有力的书法无不反映了詹天佑等早期中国铁路人严谨求实、自信自强的精神品质。

本文图片为京张铁路沿线车站站匾,由张贝贝提供

免责声明:本网站所刊载信息,不代表本站观点。所转载内容之原创性、真实性、完整性、及时性本站不作任何保证或承诺,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自行核实。

网友评论仅供其表达个人看法,并不表明本站立场。

铁路资讯

铁路风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