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天是:
您现在的位置首页 > 铁路文艺

刘全利 刘全和

2017-07-27 16:39:25来源:用户投稿作者:铁路乘客

7月的北京城在车水马龙与国风古韵的纵横交错中,蒸腾出冲天的热浪,这是刘全利、刘全和兄弟俩在北京耕耘的第47个7月。比起收获,兄弟俩更喜欢“耕耘”这个词。尽管岁月已染白了双鬓,但他们却从未懈担在刘全利、刘全和的心中,始终有一架天平,一边装着生活,一边装着舞台。舞台就是他们的生命,舞台已然融入到他们的生活中。

■本报 韩 瀚

刘全利:国家一级演员,现任中国广播艺术团说唱团团长、全国青年联合会常委、中国杂技家协会副主席、北京市杂技家协会副主席,中国文艺志愿者协会副主席。

刘全和:国家一级演员、中国广播艺术团一级演员,曾任全国青年联合会常委,现任中国杂技家协会常务理事、中国曲艺家协会常务理事、中国滑稽艺术委员会副主任。

结缘铁路 硬功夫闯京城

出生于1957年的刘全利和刘全和有6个兄弟姐妹,尽管家境清贫,但在父母的精心经营下,一大家子苦中作乐、其乐融融。由于是双胞胎,刘全利、刘全和从小身子骨很弱。为了增强他俩的体质,常年习练武术的父亲在兄弟俩5岁的时候就开始教他们打拳、九节鞭、舞剑等硬功夫。没想到兄弟俩天资高、悟性好,很快就练得有模有样,成了附近有名的小明星。

兄弟俩12岁那年,老刘家的邻居跑来跟刘全利、刘全和的父亲说:“老刘,铁道兵在招生,快带你俩儿子去看一看。”父亲一个激灵,赶忙拉着兄弟俩直奔天津北站的铁道招待所。

回忆起当时的场景,兄弟俩依旧历历在目,甚至连面试老师的名字都记得一清二楚。刘全利回忆道,当时他们俩进到招待所,面试老师付定恩和王成祥问兄弟俩“你们会些什么呀”。刘全利和刘全和初生牛犊不怕虎,争着说道:“我们会武术1仗着父亲为儿子们打下的武术根基,兄弟俩在招待所里劈叉、小旁腿、踢腿,一套拳法打得虎虎生风。付定恩当即说道:“行了,行了,小伙子们表现不错,我们要了。”

成了铁道兵,这对于老刘家来说真是一件天大的喜事。回到家后的刘全利、刘全和兴奋得整夜睡不着觉。然而那时既没有通知书,也没有手机,久久不见下文的兄弟俩很快就慌了神。“为什么还不来找我们呀1“付定恩老师是不是把咱们忘了?”兄弟俩望眼欲穿地等了半年的时间,希望的火苗渐渐黯淡了下来。

岁月如流,刘全利、刘全和渐渐回到了之前的日子,铁道兵的梦想似乎也偃旗息鼓了。

突然有一天,家里的小弟弟赶到学校,气喘吁吁地喊着刘全利、刘全和说:“哥哥们,快点!部队开大车来接你们啦1兄弟俩听罢欣喜若狂,飞奔到家里。拎着简单的行囊,刘全利、刘全和甚至来不及与家人道别,就坐上了开往北京的火车,向梦想进发。

“那是我第一次进北京城。”刘双利告诉,“那时候没有现在交通这么方便,乘火车从天津到北京要2个多小时。我们下了火车,来了一辆大军车接我们。从北京站开到玉泉路,途中经过了天安门。我们俩激动得不行,一边喊着‘师傅开慢一些/,一边欣赏车窗外的京城。”

就这样,刘全利、刘全和与五湖四海的孩子们一起相聚在铁道兵文工团大院门口,开始了自己的军旅生涯。

技压群雄 双胞胎脱颖而出

在铁道兵文工团学员队学习了两年多后,刘全利、刘全和因为双胞胎这一独特优势被分配到了杂技团继续深造。“我们俩从没接触过杂技,甚至都没看过杂技。”刘全和说,“刚开始训练的时候,我们俩度日如年,真没想到会那么苦1

为了让学员们认真训练,文工团的老师常常跟他们说:“你们要是不好好训练,就把你们送回老家去。”成为铁道兵是刘全利、刘全和的梦想,不愿意被淘汰复员的兄弟俩深知,想要在众多学员中脱颖而出,只有靠勤奋的努力弥补自身的不足。为此,兄弟俩每天起早贪黑,苦练技艺,甚至放弃了节假日的休息时间。

这样的日子一过就是10年,刘全利、刘全和在各大比赛、汇演中崭露头角,屡获佳绩。在杂技圈内逐渐小有名气的兄弟俩依旧严于律己,用刘全利的话说,他们“就像长在了排练室”一样,每天雷打不动地训练成为两人生活的重心。不仅如此,兄弟俩每次跟团到一个新的城市演出,都会第一时间寻找当地的剧院,如海绵般吸取其他表演艺术的精华,并加入到两人的杂技表演中。这些努力也为日后两人的成功转型奠定了良好的基础!

1976年,刘全利、刘全和以铁道兵的身份在全国文艺调演中表演了杂技《双扛椅子顶》,获得了优异的成绩。3年后,兄弟俩又以杂技《钻圈》获得全军文艺汇演二等奖,并随解放军杂技代表团赴缅甸参加文化交流演出。

慢慢地,兄弟俩遇到了杂技技艺的瓶颈。“1979年到1985年是我们俩杂技最巅峰的时期,基本能拿的奖项都拿到了。”刘全利说,“但是我们也遇到了问题,杂技是一门青春饭,我们看不到未来在哪里”。

1984年,刘全利、刘全和脱下军装,加入了中国铁建文工团。而此时,两兄弟也开始正式审视自己的演艺生涯。

柳暗花明 转型摘得世界大奖

有了之前广泛观摩、涉猎多种表演艺术形式的经历,从杂技演员转型滑稽笑星,对于刘全利、刘全和兄弟来说,既是挑战,也是必然。两兄弟先从模仿卓别林开始,先后创作了《橱窗模特》《双胞胎出生》等滑稽剧作品,广受好评。

尽管创作的几个滑稽剧小有成绩,但兄弟俩仍然想要有更大突破。有了之前创作滑稽小品的经验,兄弟俩请来陈佩斯、姜昆等老师帮着出谋划策,结合双胞胎这一优势,创作了滑稽剧《照镜子》,没想到这部剧竟一炮打响,最后竟然站在了第九届意大利世界滑稽哑剧金小丑大赛的领奖台上。

“当时我俩英语都不好,我们的翻译跟我们说‘听到‘柴那’你们就出去’。结果第三个才喊到我们,当时我俩偷偷商量,估计是第三名了。后来才知道,我们是冠军1时至今日,两兄弟提到当时的情形,兴奋之情依旧溢于言表。

捧得金小丑奖后,刘全利、刘全和作为第一次获得该奖项的中国人,得到了意大利大使的接见。凯旋的兄弟俩先后荣获火车头奖章、国家一级演员等殊荣,《照镜子》的成功标志着两人成功转型为喜剧演员。

兄弟俩将小品、杂技、歌舞等不同的艺术形式融入自己的滑稽剧中,走向喜剧之路。1998年,刘全利、刘全和正式加入中国广播艺术团说唱团。

花甲之年 不坠青云之志

如今,已是花甲之年的刘全利、刘全和依旧活跃在各大舞台上。他们推陈出新,结合“最炫民族风”“喜羊羊与灰太狼”“江南style”等时下热点,创作了很多老少咸宜的优秀滑稽剧作品,获得观众的喜爱。为了保持良好的体能,将节目更好地呈现在舞台上,兄弟俩每天都坚持锻炼,无论在身体素质还是精神状态上都不逊于年轻人。

十余年的铁道兵生涯,兄弟俩多次随队外出演出,从青藏高原到天山脚下,慰问官兵、回馈乡里,为挚爱的演艺事业奉献了自己的汗与泪。回想起40余年的演艺生涯,兄弟俩的心境发生了许多变化:从想要出人头地的年少稚子,逐渐成长为如今不忘初心、坚持做公益的演艺人。刘全利与刘全和将青春、热血、激情、梦想都留在了他们热爱的舞台上,正如刘全利所说:“能得到观众的认可,得到老百姓的喜欢,这就是我们最高兴的事儿。”

本文图片由刘全利、刘全和提供

免责声明:本网站所刊载信息,不代表本站观点。所转载内容之原创性、真实性、完整性、及时性本站不作任何保证或承诺,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自行核实。

网友评论仅供其表达个人看法,并不表明本站立场。

铁路资讯

铁路风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