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天是:
您现在的位置首页 > 铁路文艺

崇武古城的石文化

2017-05-12 08:36:35来源:用户投稿作者:公元1567年

被称为“东方石雕之城”的崇武古城,坐落于福建省泉州市惠安县东南海滨。这里堪称荟萃了石文化的“大观园”,数量众多、惟妙惟肖的人物和动物石雕,让人仿佛置身于天上、人间、梦里,抚今追昔,叹为观止。

乘坐中巴车从惠安汽车东站出发,前往崇武古城,仅需半小时左右车程。快到崇武古城时,只见道路两旁矗立着琳琅满目的大型石雕,人须仰视才行。一只石狮左脚踩着狮铃,另一只石狮右脚踩着狮铃,这是摆放在宅子门前的。就连墓碑也可以镶嵌在打好的石雕框内,放在路边展示、等待出售……据当地的朋友介绍,这里最有名的石雕商人被称为“九妹”,她在多年前将石雕运到新加坡、马来西亚等国售卖,将惠安的石文化传播到东南亚的各个国家,一时间惠安石雕闻名遐迩,风头无两。

“古城三面鱼龙窟,大岞双峰虎豹关。”崇武古城地处泉州湾北岸,在蓝天白云的映衬下,崇武岛临海屹立着,一派稳固安详的姿态。海之丽、石之趣、城之古,与惠安独特的风俗人情交相辉映,构成了崇武古城丰富而深邃的旅游内涵。崇武半月湾、西沙湾的金沙碧水,涛卷浪涌,海风习习,让徜徉其间的游客们陶醉不已。古老而沧桑的“英雄明城”,以巍峨雄姿屹立在东海之滨,与濒海耸立的“岞山八景”遥相呼应,令人赞叹不已。岸边是让世人遐思万千的雕刻艺术宝库“鱼龙窟”,千姿百态的石头宛若鬼斧神工的天作之合,让游人们沉醉其间,忘了归途。

崇武古城有着600多年的历史。据史书记载,崇武古城是明朝洪武二十年(公元1387年)为抵御倭寇所建,是中国现存最完整的丁字型石砌古城,也是明朝为抗击倭患,在万里海疆修筑的60多座卫所城堡中保存较完好的一座。明朝永乐二十二年(公元1424年),倭寇一千多人登陆,烧杀抢掠,无恶不作。崇武的千户张荣率领军民奋起抗倭,力战身死,终于保住古城,使崇武古城免去了一场灾难。明朝嘉靖三十九年(公元1560年)正月,倭寇再次偷袭崇武城,全城军民浴血奋战。但由于孤立无援,粮尽城陷,倭寇入城洗劫42天,烧杀掳掠,令人发指。明朝隆庆元年(公元1567年),戚继光来到崇武指挥剿倭,几番恶战后,倭寇闻风丧胆,从此崇武古城得以长治久安。人们为了纪念这位抗倭名将,特雕刻了一尊高10米的戚继光石雕像,矗立在崇武古城墙前。如今,戚继光的石像依旧临海而立,威震四方,守护着一方安稳。

一百单八将的梁山好汉,如果雕刻成石雕,该是如何的雄伟和壮观呢?崇武古城里的石雕园会告诉你答案。在“聚义厅”里,梁山好汉似乎正在细密筹划。“及时雨”宋江面朝东方,运筹帷幄于方寸之间,吴用、晁盖等左膀右臂两旁对坐。“聚义厅”外,一条条林荫小道分布在周围的方圆一两公里之间,一尊尊“梁山好汉”石雕栩栩如生:你看那“豹子头”林冲,作为八十万禁军的教头,威风无比;你看那“大刀”关胜立于道路正中央,有“一夫当关,万夫莫开”之勇;你看那“行者”武松,身躯凛凛、相貌堂堂,一对虎目圆睁,有凌云气势。

“树欲静而风不止,子欲养而亲不待。”自古以来,中国人最重孝道。“二十四孝陵园”里的石雕展现了一段段感天动地的故事,带领游客看尽世间真情、领略人性光辉。你看,《亲尝汤药》石雕中的刘恒贵为皇帝,虽然日理万机,但是仍旧忘不了为卧病在床的母亲尝药,侍奉周到,他的孝名因此名闻天下;你看《噬指心痛》石雕中的曹参,他以父母和儿女血肉相连的故事教人孝顺父母,被世人尊为“宗圣”,德行代代相传;你看《卖身葬父》石雕中的董永,他因家贫,父亲死时无钱埋葬,便卖身葬父,他的孝心感动天宇……

徜徉在崇武古城,我回顾着这片昔日风雨飘摇之地的苦难历史;抚摸着一块块石雕,我感受到和平年代的一份难得的幸福。崇武的本意就是“崇尚武备”,在和平年代,我们更有理由珍惜当下,不断奋斗,让后世子孙永远幸福地生活下去。

免责声明:本网站所刊载信息,不代表本站观点。所转载内容之原创性、真实性、完整性、及时性本站不作任何保证或承诺,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自行核实。

网友评论仅供其表达个人看法,并不表明本站立场。

铁路资讯

铁路风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