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天是:
您现在的位置首页 > 铁路职工

两代人的铁路情

2019-05-29 11:38:00来源:用户投稿作者:殷路新

1987年,父亲由陕西省商南县一中调入原中铁四局机筑处子弟学校任教。如愿以偿开启他的幸福铁路之旅,也为我们姐妹俩投身铁路筑路事业创造了条件。细细回味,入路以来,我内心时时充溢着的豪迈感,追根求源应是父亲那潜移默化的感染力。

毅然离乡、勇于追梦的父亲

父亲出生于五十年代初期陕西省商南县富水镇桑树村,1976年毕业于西安体育学院。那个年代的农家娃,能在恢复高考后步入大学是件荣耀喜事。母亲同年考取陕西省商洛师范学院。他俩毕业后,都可留在西安工作,却毅然选择回家乡,为家乡教育事业奉献青春力量。父亲在商南县一中任教期间,先后培育出17名寒门学子进入西安体院、西安师大体育系深造。期间他培育的运动员李宝进、黄朝忠,在省级运动会打破记录,入选西安省体育队。李宝进参加汉城世界奥运会50公里竞走,打破亚洲记录,荣获世界第八名。为此,父亲荣获国家首批中教一级教师资格。

我的童年生活是静谧甜美的,恩爱的父母就是一个家庭最好风水。我七岁那年,父亲毅然决定离开家乡,投入铁路教育事业。现在问起父亲,当年缘何下此决心。他总笑呵呵的说:“那些年正是改革开放初期,经常在电视新闻和报刊上,看到铁道兵风餐露宿、投身改革开放、建设美丽祖国的飒爽英姿,很是向往艳羡。我就想为这群勇于奉献者的铁路子女的优质教育,奉献自己的力量。人要有抱负有梦想。”时过境迁,父亲跟我交谈中,仍是一腔热情让人深受感染。于是,父亲在1987年调往铁四局机筑处子弟学校任教。

无悔择决、一腔热血献子弟

我的童年充满阳光与欢乐。机筑处子弟学校分的两间30平米的房子,那时候住着红砖瓦屋,父母利用休息日将墙壁刷白,又征询房管所同意,将屋外搭设一间灶房。远望城市灯火阑珊,落户新家的我们倍觉幸福。这是我们远离故乡,新建的第一个家。每天清晨五点钟,父亲床头的小闹钟,就发出清脆铃响。父亲会迅速起身,拿起点名册、口哨,奔向校园操场开始晨训。当时的子弟学校,是学前班、小学、初中、高中连读模式。体育队员最多时候达到了40多人。父亲在家乡县城一中时候,训练的全部是高中学生。他调来子弟学校后,亲自组建的这支体育队,各个年龄段的队员都有。我相信这支队伍是承载着他美丽梦想的。每当我睡眼朦胧起床,听到那熟悉口哨声,就忍不住趴在窗台上,望向个头高矮不一的运动员。他们有的绕操场跑步、有的做俯卧撑、有的做蛙跳、有的立定跳远、有的练习三步投篮,还有的在列队竞走……这么多的运动员,要有针对性的统一训练,谈何容易。但每次襄城区体委组织的体育赛事,父亲训练的田径运动员都是揽牌高手。其中王栋、刘湘龙打破襄樊市100米、200米、400米跑步记录,两人参加湖北省中小学田径运动会,分获100米、400米跑步第一名。父亲不仅晨训,还要给孝中、高学生上课。在我幼年的记忆里,父亲是劳碌的,几乎没有过休息日。

母亲单位距离我们家30多公里,来回骑车往返很辛苦。如果遇到上晚自习就无法回家。母亲不在家,父亲参加晨训时,我和姐姐就自己动手泡方便面;或者带着饭盒出去吃完牛肉面,再带一份回家给父亲。渐渐跟面馆老板熟悉后,得知他的两个孩子,都在机筑处子弟学校借读。他说:“娃娃放在铁路学校,特别放心,老师们教的认真,教学质量比地方都高。”我听到这些话,飞跑回家转述给父亲,他当时已经晨练结束,正在体育室为篮球队次日比赛做准备,满是汗珠的脸上却洋溢着幸福笑。印象里,我们班就有十来个借读生,这就是铁四局建一所学校,培育一方人,无私奉献、回报社会的真实写照。

四海为家、青春无悔筑坦途

我爱四局,基于对父亲的敬爱,更源于他率先垂范对我潜移默化的影益。1994年我初三毕业,高分考取铁四局襄樊技校。当我看到被录取的喜报张贴在家属区黑板上时,内心难掩那份激动。这是我人生第一次重要的抉择,意味着我将与父亲并肩作战,成为光荣的四局人。2002年到2007年间,我相继通过大专函授和本科自考。这为我后续工作打下扎实的理论基础!2000年为适应社会主义市场经济需求,铁四局机筑处改制为铁四局第一工程有限公司,近十余年间,我们有幸亲眼目睹一公司高质量发展,成为具有综合施工总承包能力的国家一级企业。

2005年中秋节,爱人太恒与我结束爱情长跑,在邢临高速公路举办集体婚礼。那时他是摊铺队长,黑色沥青路面是一公司拳头产品,处于行业领先之列。由于工期紧任务重,他无法请假回家结婚。项目党政领导邓伟民、孙宝明,盛情邀请工地三对青年举办集体婚礼。我获悉实情,主动跟双方家长沟通,自愿去工地参加集体婚礼。时隔十多年再回忆,在人生第二次重大择决时刻,基层项目党组织的深切关怀之情让我感怀,甜蜜幸福感漾在心间挥之不去。婚后,我们在中铁四局一公司襄樊分处,分配到了二室一厅近百平方米的福利房。这也证明四局一直走在传承幸福家文化的路上。

2005年我来到邵怀高速公路项目部工作,自此开启四海为家的工地生活,这是我人生第三次转折。时光荏苒,岁月如梭,转眼间我已在工地走过14个春秋。期间先后参加邵怀高速公路、铜汤高速公路、连霍高速改扩建公路、郑漯改扩建高速公路、合肥枢纽铁路、芜雁高速公路、集通铁路复线、郑州地下综合管廊、海口地下综合管廊、郑港棚户区改造工程项目的建设。在2010年,孕育儿子后,父母亲正好退休,他们深明大义,无怨无悔的承担起抚育幼儿的重任。因为有家人的关爱鼓励,有各级领导同事的关心支持,让我扎根基层快乐工作、行稳致远。

父亲给我取名“殷路新”,寓意深刻,他对我承载殷切的期望,要我在未来人生旅途中,勇于创新走出不一样的人生路。回首往昔,父爱如山,是他谆谆教导引我迈入四局,艰苦有趣的基层工地生活,锤炼出我钢人铁马般坚强毅志;来日漫漫,我会珍惜时间珍惜岗位,在平凡工作中奉献力量再创佳绩,做一朵永不凋谢的中铁玫瑰。

免责声明:本网站所刊载信息,不代表本站观点。所转载内容之原创性、真实性、完整性、及时性本站不作任何保证或承诺,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自行核实。

网友评论仅供其表达个人看法,并不表明本站立场。

铁路资讯

铁路风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