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你当像鸟飞往你的山”
作为一位新人作家的处女作,从上市开始就广受好评,成为年度最佳图书。不过读完真得觉得这部作品所有的头衔都是应得和该得的。透过作者的经历,她并未讲述自己的成功故事,而是清晰的呈现了一则“教育改变人生”的故事。荒诞的故事和闪耀的标签是吸引我们驻足的理由,但绝不是让我读下去的原因,那书中每一个平凡又动人的感动和真实才是真正打动人心的利器。
刚开始读,因为没有共同的经历,觉得苍白无力,毫无吸引力。本无心继续读下去,偶尔翻到一篇读后感,有些不可名状的感觉。于是陆续找了一些资料,到底是一部什么样的作品,能登上《纽约时报》的畅销榜?带着很多好奇,翻开书,才觉得震撼又惊叹!
在中国很少会出现不上学的孩子,即使是在偏远的贫困山区也把教育当作一项重要的事业。人人重视教育,人人把教育当作最重要且最不可缺少的环节,学校的课上完,还为孩子额外增加很多补习班,“望子成龙、望女成凤”一度成为社会的主流文化,家长把太多的希望寄托在孩子身上。像塔拉那样的经历,几乎闻所未闻。“有的人被童年治愈,有的人一生都在治愈童年”,塔拉就是后者。父亲作为一个虔诚的教徒,因为和政府对抗,作为一个“野蛮人”,让孩子们都生活在一个异样的世界中,从未有过上学的机会。我想,这是不是也是这本书畅销的原因之一,因为离我们的现实生活太遥远,因为有悖常理,所以作为一个逆袭成功者的故事成为大众眼里的“独一无二”。自然而然地被大家谈论和感受……
每个人的人生体验都是不同的,“我们要背叛多少个曾经,才能找回真正的自我?”这是文章中的一句话,这也是塔拉对自己所有人生经历的总结,在历经坎坷和磨难的日子里,她在一次又一次蜕变以后,成为一个不断接受新想法的人。为了活出自我,她曾经和家庭决裂,曾经从另一个自己挣脱出来,不放弃改变,无论在怎样的境遇中执着坚定的做独特的自己。
不得不深入探寻一个问题:教育的终极意义是什么?仅仅是获取知识吗?仅仅是增长才干吗?仅仅是获得谋生的手段吗?透过塔拉,让我看到教育是一个自我创造、自我救赎的过程。一个人可以通过教育改变自己,获取生命更多全新的可能。即使面对原生家庭带来的强大影响,塔拉在煎熬中一次又一次浴火重生,这是教育带给她的,也是她自我寻找的意义。
经历过一些事,渐渐懂得很多道理。对于现阶段的年轻人而言,经常出现与父母意见相左的情况,他们好像每次都能站在道德的制高点上,打着“为你好”的名义,帮你做任何他们认为极佳的选择。有时候,不是非要和他们对抗,而是当你想做一件事情遭到他们的百般阻挠时,真得会拼命发狂,慢慢变得心灰意冷。当你敌不过父母的命令时,可能有一天真得会放弃吧!可读过塔拉的故事,又觉得对眼下的事多了几分确定,每个人都可以追求自己的人生,每个阶段的体验都源自自己,所以请竭尽全力做一个努力变好的人。
真正接受过教育的人,他的人生应该变得更加不确定,而不是变得更确定!希望教育带给我的同样如此。(宋娟娟)
免责声明:本网站所刊载信息,不代表本站观点。所转载内容之原创性、真实性、完整性、及时性本站不作任何保证或承诺,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自行核实。
铁路资讯
- 优化运输组织 全力保障冬季电煤供应07:58
- 聚焦全力保障电煤运输07:58
- 奔向更加幸福的下一站07:57
- 第六届全国铁道行业职业技能大赛铁路信号07:57
- 铁路单位应邀参加第九届中国西部国际采购07:57
网友评论仅供其表达个人看法,并不表明本站立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