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天是:
您现在的位置首页 > 铁路文艺

时光飞逝,我们一直在

2015-07-23 07:38:49来源:用户投稿作者:铁路乘客

郝炜华

因为写小说,我得以第一次去北京,参加 《中国青年报》举办的笔会。 笔会之前,我专门到 《人民铁道》报社拜访王京生编辑。那是1993年11月,北京大雪,地上铺着厚厚的积雪,寒风凛冽,冷得异常。 笔会地点在国防大学,而 《人民铁道》报社在复兴门外北蜂窝3号。这是从报纸上看的地址,它的附近有什么地标,我全然不知道。坐地铁、乘公交、步行,一路上,我向许多人询问北蜂窝3号在什么地方,从上午9点一直到中午12点,也没有找到。在1993年冬日的北京街头,行人稀少,我站在路口茫然四顾。寒风卷起了树叶,四处滚动,一家小小的面食店窝在街道一角。面食店的老板娘是个30多岁的胖女人,一碗荷包鸡蛋面就是我来北京的第一顿午餐。

那天下午,到了北蜂窝路,我才知北蜂窝是个不小的地区,很多铁路单位都位于这里。我向一位铁路职工打听 《人民铁道》报社的地址,那人东指西指进行了一番指导,于是我又是步行,又是乘公交,终于在一个院子门口,见到了“人民铁道报社”六个大字。

在门卫的指示下,我在副刊部办公室见到一位穿黑西装、头发浓密的男子。他接过我拿来的稿子认真阅读,看完不说好,也不说不好,只是转身拿出两张戏票说:“晚上,约同学去看话剧吧。到北京,一定要看场话剧。”

从报社出来,天上飘起零碎的雪花,寒风依旧凛冽。转过报社,是片广阔的庄稼地,墨绿色的庄稼映着点点白雪,延绵到远方,与灰色的天空连在一起。

2001年12月,我到广州沙田参加铁道部文联举办的笔会。冬日的广州,树木葳蕤,那些被我们当成宝贝养在屋子里的龟背竹、剑兰,都放肆地生长在室外,承受着风吹雨打。夜晚,湖边的柳树下,两位男子大声交谈,其中一位便是时任 《汽笛》编辑的刘仲孝。一个报纸上熟悉的名字变成现实生活中的真实身影,带给人一种魔幻的感觉。抬头望天,天上月儿正明,群星闪烁。

第二日,刘仲孝编辑讲课:“作为一名铁路职工,你不写铁路写什么?不写我们的巡道工、列车员、检车员,写什么?”我那时年轻,每天都是 “无言独上西楼,月如钩。寂寞梧桐深院锁清秋”,一脑子风花雪月,偏偏写不了铁路。看着刘老师激动的脸庞,除了惭愧,还有一些茫然和无措。

2006年12月,济南铁路局文联举办 《先行者丛书》首发仪式,邀请来王京生编辑。一见面,才知那日在 《人民铁道》报社见到的并不是他。王老师穿着红色冲锋衣,戴着眼镜,与穿黑西装的男子完全不同。这么多年,心中保存的影像竟是错误的,惭愧之情油然而生。王老师并不知我的心理变化,会议结束,向我约稿。为了弥补多年的“过失”,我准备写一个自己满意的铁路题材小说投给他。一写才知道,这样的小说实在难写,虽然在铁路工作很多年,虽然对铁路的工作和生活有一定的了解,但是将这种熟悉的生活写成文学作品实在困难。那段时间,我天天苦思冥想,恨不能每天都遇到传奇的事情。

2009年的一天,一位铁路职工对我讲,贵州深山有一个小站,每年春天,小站职工都会与山民举办一场运动会。那真是当地的一场盛宴,山民天未亮就举着火把从村庄出发翻山越岭来到小站,运动会结束又举着火把,翻山越岭返回村庄。夜色深沉,群星闪烁,黝黑的山体上红光点点,真是一幅美丽的画卷。艰苦生活中的浪漫深深震撼了我。我写了平生第一个铁路题材的小小说——《是谁在北风里歌唱》,寄给王京生编辑,他非常喜欢,鼓励我多写类似的小说。此后,我便写了一系列以铁路职工的工作与生活为背景的小小说,如《铁道边的那抹橘黄》 《如水的月光》 《旅途中绽放的两朵飞霞》《铁道线上的金色阳光》等全部在《汽笛》上发表。有人读后,给我打电话,也有人请我吃饭,说那些小小说陪伴他们度过了下班后的许多时光。

文学作品讲究生活与艺术的结合,但要想达到这种境界是非常困难的。每天我都耳闻目睹铁路丰富多彩的生活,常常 被那些普通劳动者所感动。如何通过文学的形式将他们的喜怒哀乐和对生活的体验、感悟表达出来,我常常为这个困惑和苦恼。但是,因为 《汽笛》副刊的存在,我一直在努力,在尝试。写了系列小小说之后,我又写了《铁道故事》 《山中有只狼》 《城里的月光》 《瘦小的身影》等中短篇小说,小说里的主人公有车辆段的货、客车检车员,客运段的列车员、工务段的巡道工、车站的上水工……这正是应了刘仲孝编辑当年的要求:做了写铁路的铁路职工。

2015年4月,现在 《汽笛》的胡俊杰编辑到济南采访,我陪她在济南西站等待采访对象。初春的济南,乍暖还寒,我们站在候车室外的阳光下取暖。阳光明艳,暖风袭来,身边的旅客来来往往,列车的鸣笛传进耳畔。看着胡俊杰编辑年轻的脸庞,我想到了那个不知姓名的穿黑西装的编辑、刘仲孝编辑、王京生编辑……作为一任又一任的 《汽笛》编辑,他们如同璀璨的珍珠,将5年、10年、20年的美好时光连缀在了一起。时光更迭、岁月流逝,时间过去了这么久,许多事物改变了,许多人改变了,许多事物、许多人如同流水一般从我们的记忆中流过、消失,但是 《汽笛》一直在, 《汽笛》的编辑一直在,我们也一直在。

供职于济南铁道报社)

免责声明:本网站所刊载信息,不代表本站观点。所转载内容之原创性、真实性、完整性、及时性本站不作任何保证或承诺,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自行核实。

网友评论仅供其表达个人看法,并不表明本站立场。

铁路资讯

铁路风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