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铁路“宠物托运”上线:以温情服务绘就民生暖色
春意正浓时,铁路12306上线“宠物托运”功能的消息如同一缕春风,温暖了众多“铲屎官”的心。4月8日起,京沪高铁部分车次试点推行“隔离运输、人宠分开、专人看护”的宠物托运服务,这一举措精准击中了养宠人士出行的一大痛点。长久以来,携带宠物出行难困扰着许多人,如
-
“移动的老年乐园”:铁路银发旅游的新篇章
在当前的老年旅游圈中,流行着这样一句话:“坐着火车游中国,风景美过朋友圈,服务暖过自家娃1这句话生动形象地描绘了铁路银发旅游的独特魅力。这不仅仅是老年游客的由衷赞叹,更是铁路部门和文旅界联手打造的“银发经济”新姿势——路地联动,让老年旅客在旅途中老“
-
“钢铁驼队”狂飙40% 成都国际班列织就全球“社交网
近日,成都国际班列再次传来捷报:一季度中老班列开行量同比增长40%,这一数据不仅彰显了成都国际班列的强劲发展势头,更让其在“一带一路”倡议中扮演起了“带货王”的角色。这列穿梭在亚欧大陆之间的“钢铁驼队”,正以惊人的速度织就一张全球“社交网”,将“中国智造
-
铁水交响曲:一单制重构中国物流“时空坐标”
当满载硫铁矿的集装箱列车从韶关东站启程,一场静默的物流革命正在发生。传统多式联运中,货主需在铁路、港口、船公司间反复提交37项单证,物流链条涉及6次信息录入与4次费用结算。而今,“一单制”模式将这一流程压缩为“一次委托、一单到底”——货主仅需在发站签署电
-
铁空交响:解码跨境物流新范式的战略突围
当首趟铁空联运跨境班列在乌鲁木齐三坪站完成铁路段4500公里的穿越,这场历时66小时的“陆空接力”不仅改写了跨境物流的时空法则,更以“铁路干线+航空支线”的融合创新,突破了传统运输模式的二元对立。此前,华南地区跨境电商货物依赖公路运输至乌鲁木齐集结,4400公里
-
流动的书房:当钢铁动脉遇见精神原乡
当G61次列车驶出北京丰台站,一场持续2小时29分的“文化迁徙”悄然开启。车厢内,山西剪纸纹样与数字阅读屏交相辉映,纸质书脊与耳机线缆在行李架上编织成网,将高铁这一现代交通工具重塑为“移动图书馆”。这种空间属性的嬗变,源于铁路部门对“碎片化时间”的精准捕捉
-
流动的春光:拉林铁路如何重构高原时空美学
当C881次高原复兴号以160公里时速掠过雅鲁藏布江大峡谷,车窗框住的不仅是雪山与桃花的视觉奇观,更是人类文明与自然对话的史诗。这条全长435公里的铁路,用34座隧道与121座桥梁,在海拔2800米至3700米的褶皱山系间凿出“天路”——米拉山隧道贯通前,藏东南与拉萨的陆路
-
钢铁驼队再启程:中欧班列重构亚欧经贸新图景
当满载空调、防水卷材、轮胎等货物的班列从琉璃河专用线驶出,北京房山区首次以中欧班列始发站身份登上国际物流舞台。这趟班列以“五优先”政策护航——优先计划、优先配空、优先装车、优先挂运、优先放行,将9000公里运输时间压缩至16天,较传统海运缩短50%以上。其背后
-
移动的文化客厅:看“大河之南号”如何重
塑铁路旅游新范式上当 Y802 次列车以“黄河金带”涂装划破晨雾,车身蜿蜒的波浪纹与彩陶纹样交织出“九曲十八弯”的视觉史诗,这趟列车已超越交通工具的本质,化身中原文化的立体展厅。车厢内,仰韶彩陶纹路在壁灯上流转,龙门飞天线条化作床头装饰,牡丹浮雕与《清明上
-
中肯铁路合作新里程碑:共绘未来发展蓝图
2025年4月24日,一个值得铭记的日子,在中国与肯尼亚两国元首的共同见证下,国家铁路局局长费东斌与肯尼亚政府道路和交通部部长戴维斯·奇尔奇尔在北京共同签署了《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家铁路局与肯尼亚共和国道路和交通部关于铁路领域合作的谅解备忘录》(以下简称《备忘